拿什么來拯救你,民間中醫第 3 頁
中國民間中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會長沈志祥也表示,新中國成立后,一大批民間中醫的佼佼者進入政府辦的醫院、學校、科研機構工作,而在民間、祖傳的一些中醫就逐步被邊緣化。
“目前的現狀是,現行執業醫師制度把一半中醫人才關在門外。”中醫藥國情調研組執行組長、研究員陳其廣說,按照“真正使用中醫藥手段、不入體制內編制也不以財政或行政組織資助為主要業務收入來源”的界定,民間中醫人數應該在40萬~50萬之間。其中中醫藥知識技能和臨床實踐經驗可以專業行醫,但卻沒有合法行醫資格的約25萬人,這與2009年統計的具有執業資格的27.6萬中醫人數接近。
在當下國家和政府大力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大背景下,為何民間中醫基本的生存權利都得不到保障?
陳其廣說,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對解決民間中醫行醫資格問題雖有一定認識,并初步制訂了一些舉措,但卻遭遇來自地方管理部門的抵制。“國家政策試圖通過‘師承人員’和‘一技之長’兩個制度給部分民間中醫一個鄉村醫生資格,或是‘執業醫師’的報名資格,但全國無一例給予落實。”
“一些地方認為一旦民間中醫都合法行醫以后,一會影響體制內公立機構患者的來源,二會給管理增加負擔,因此在執行上阻力很大。”陳其廣說。
究其更深層次的原因,柳長華認為,現代生活方式的影響以及傳統生活方式的解體,削弱了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傳承方式,尤其是年輕的一代,對于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非常缺乏理解以及由理解而生的尊重。
“總有一部分反中醫的人,說中醫這也不科學,那也不衛生。例如強行規定藥丸保質期3年,過了3年就得扔掉。但同仁堂保管的安宮牛黃丸有100多年的,跟新鮮的一樣,因為蜂蜜有防腐作用,蠟封能隔絕空氣,因此中藥的煉蜜丸過了保質期一般也不會壞的,干嘛就扔了?”柳長華說,保質期這些標準哪里來的?——西方文化,但其實未必適合我們自己傳統的東西。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