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泡療法第 4 頁
八、過敏性鼻炎
斑蝥整體,碾成粉末備用。將約15mm見方的膠布,中央剪一直徑約6mm的圓孔,圓孑L對準印堂穴,在孔中放適量斑蝥粉,再蓋上一層膠布,固定24小時后揭去。在揭膠布時注意不要把水泡弄破,讓水泡自然吸收愈合后,再作第2次治療。3次為1療程。必要時隔兩星期再作第2療程。
九、牙周炎
大蒜60g(去外衣),輕粉3g,共搟成糊狀,用蜆殼或青霉素瓶鋁蓋填滿藥物,敷一側經渠穴上(穴在手腕拇指側橫紋頭,’即0蓊脈后),用膠布固定。覆蓋15~30分鐘后(或更長一些時間),局部灼痛不可忍受時去其藥,隨后可見起一泡,這時牙痛可緩解或消失。等到泡中水液飽滿透明時,在近手掌部刺破,并垂手使泡水流出。流盡后,用消毒紗布包扎固定。又《經驗選秘》用獨頭大蒜1枚,輕粉3g,搗爛,如上法敷合谷穴,治牙髓炎、牙周炎引起的牙痛,效果相同。
【發泡療法第 4 頁注意事項】
1.應用時要按照操作規程進行,發泡藥物及穴位的選擇都要符合需要。
2.發泡藥物有腐蝕性和刺激性,不要亂敷。敷到應發泡的部位以后,應包扎好,不要使藥物弄得到處都是。
3.水泡可以挑破,也可以不挑破,但要注意清潔,要用消毒紗布包扎,預防感染。如果一旦感染,可外涂或外敷消炎藥物。
4.一次發泡后,如仍需在原處進行第二次,第三次發泡,須待皮膚愈合恢復后才能進行。
5.在使用發泡療法第 4 頁的同時,可同時內服藥物或采用其它療法。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