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開始第二次全國性“尋寶”
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李俊德教授最近撰文指出,目前我國民間還存在不少確有一技之長的中醫藥人員,他們傳承和創造了療效獨特的診療技術,總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單方、驗方。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各地曾開展搶救民間醫藥的“獻寶”活動。然而,大量民間醫生不輕易外傳技術。隨著其年齡的增長,一些獨特的診療技術已經瀕臨失傳。因此,他呼吁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第二次“獻寶”。
但是,民間中醫是確有真才實學還是濫竽充數應怎樣區分?民間的所謂“絕招”該如何界定?李俊德說,中華中醫藥學會即將成立民間診療技術分會,專門由專家對民間單方、驗方、秘方以及診療技術進行篩選驗證。對其中確有學術價值的,交科研單位進行深入研究,并在保護獻方者知識產權和經濟利益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在繼承推廣這些絕招的同時,為醫學、為社會作出最大的貢獻。目前,科技部、國家民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都已設立相關課題。國家民委的“民族醫藥名老專家醫技醫術的搶救性傳承研究”、“藏醫傳統醫技醫法的整理與研究”,還被列入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中醫藥管理部門就如何對民間醫生進行管理開始了新探索。
青海省為從根本上解決部分中醫、民族醫從業人員多年遺留的“非法”行醫問題,今年已對該省首批1000多名《執業醫師法》頒布前取得行醫資格但未取得醫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師承或確有專長的中醫、民族醫統一進行考核和資格認定,向考核合格者頒發衛生部統一印制的醫師資格證書。
山西省運城市嘗試對家傳、師承或自學成才的“赤腳醫生”采取更合適的考核方法。而這些人大多在《執業醫師法》頒布后因領不到行醫執照,被列為打擊取締對象。其參加考核的條件是:年齡不低于45周歲、從事中醫臨床工作15年以上、未出現過二級以上醫療事故者,且必須在當地群眾中享有良好的聲譽。筆試范圍為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基礎知識。面試范圍為中醫診療基本知識和常見技術操作。考試合格后,由該市衛生局統一頒發“民間中醫師”或“中醫一技之長人員”資格證書,準予在運城市范圍內行醫。首批已有200多人獲得了行醫資格證書。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