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 診第 3 頁

通過研究,不少資料證明,中醫的各種舌象,都是有其一定的形態和病理學基礎的。在進行動物氣虛、陰虛舌象研究的基礎上,有人觀察了包括內分泌、新陳代謝等十余種主要屬于氣虛和陰虛病例的舌象。通過臨床分析,認為構成氣虛舌象的機體因素,主要有血運失調,消化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失調,神經中樞機能失常和基礎代謝降低等病因,特別多見于機體功能衰退時。氣虛舌象中,認為舌色淡白的形成原因與血色素低、毛細血管變血管變紅及絲狀乳頭增多有關。陰虛舌象中,舌干燥可能是人體重度脫水所致;舌紅似與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有關、腐苔、當剝苔及鏡面舌,則與酶及維生素缺乏、胰及肝功能失常有關。有人通過對活體舌象的顯微鏡檢查,發現鏡面舌、光紅舌、黑苔、厚膩苔、薄白苔,不但肉眼觀察有不同表現,在組織學上也有顯著的變化,有一定的病理形態學基礎。如通過臨床觀察、裂隙燈檢查及各項生理、生化測定,分析淡白舌的形成,主要與貧血、蛋白質代謝障礙和組織水腫等有關,而內分泌、基礎代謝低下及消化功能紊亂等亦為輔因。黃苔多見于感染性疾病和出現消化系統癥狀較多的病人。脫落細胞鏡檢,發現黃苔滲出細胞與周圍血象對相應感染所產生的改變大體一致。燒傷病人,如面積大,并發敗血癥以及預后劓{ 不良的,舌質多紅絳。舌質紅或淡與紅細胞數量的多少關系較大。通過對舌苔細菌培養及細菌定量、舌面溫度及酸堿度、熒光現象、舌苔顯微鏡檢及病理活檢等觀察,有人認為,舌苔的形成,是口腔正常菌族中某些細菌在疾病條件下優勢增殖的結果,苔色與優勢菌落的顏色相關。
舌象對測定病證的深淺和預后起到了指示作用。由于發現黃苔滲出細胞與周圍血象對相應感染所產生的改變相一致,故黃苔滲出細胞與周圍血細胞的變化與診斷疾病的作用上相似。有人還總結出肝癌病人的舌象為舌兩側青紫色條紋或不規則的斑狀小點,與其它惡性腫瘤、慢性肝病之間存在著顯著差異,為臨床提供了觀察肝癌的簡易指標。有的單位經由舌象檢查作為早期診斷食道癌拉網診斷的初篩方法,舌色正常的均無病變,舌色青或暗紫的,經拉網證實:有部份為食道癌,其它為食管上皮細胞增生、胃病或咽喉炎等。
舌象對疾病預后的估計,具有一定價值。淡白舌表示疾病多為慢性過程,病情較長,在短期內死亡率較高,但迅速治愈者為數不多。有人通過對舌苔變化估計肝炎病人的預后,發現其病情好轉后,多數的舌象亦隨之好轉或舌苔消退;如病情反復波動,則舌苔長期不見消退。并發現,病程在六個月以上的病人,舌苔每多白膩或白厚而難消退。此種舌苔變化,可供臨床估計預后作參考。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舌質常是紫、暗紅、紅或有瘀斑、瘀點,舌苔以黃膩、白膩較多,隨著病情好轉,膩苔大多變成薄苔或少苔,舌質亦轉為正常。因此,舌象可作為辨證分型,衡量病情輕重及治療后恢愎情況的一個參考指標。這些資料表明,中醫的舌象,各有其一定的生理、病理基礎,舌象與疾病性質及其發展也有一定聯系。但舌象只反映出機體生理、病理的一個側面,故作舌象分析時應有整體觀,不能以偏概全,而應該重視中醫的有關理論,做到四診合參。此外,舌象的反應也是常有變的,如黑苔不一定都是病重,黃苔或白苔不一定是病輕。應考慮舌象的變化,是人體正邪交爭的局部反應之一,從而對所獲得的診斷資料作辯證的綜合分析才較符合客觀實際。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