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皮膚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3-18 0:06:08 

中醫也十分重視對皮膚的望診。正常人的皮膚常是潤滑榮澤,此為津液、精氣充沛之征。若皮膚腫脹,則為水濕泛濫;皮膚枯燥,多為精氣不足或精血內耗;皮膚粗糙刺手,多是肺痿(因肺主皮毛);若兼兩眼暗黑者,為內有干血,若皮膚粗糙而腹中劇痛的,多內有癰膿。
此外,還應注意較常見的幾種異常情況。
⒈發黃:皮膚及鞏模發黃,亦稱黃疸,如前所述,有陽黃、陰黃之別。
⒉水痘:它的特點是大小不一,參差出現的丘疹、水皰和痘痂,主要出現于頭部和軀干部。不結厚痂,痘痂脫落后一般不留疤痕。
⒊斑疹:色紅、點小如粟,高出皮膚,摸之礙手的叫疹;點大成片,或紅或紫,平鋪于皮下,摸之不礙手的叫斑。一般說來,出疹為輕,發斑較重。凡斑疹分布較稀疏,色澤紅潤的,表示熱毒較輕,預后多良好;斑疹反復出現,分布稠密,色澤暗晦的(深紅或紫黑),表示熱毒較重,病情險重。見于慢性出血性疾病的,為氣陰損傷,或同時血分有熱。
⒋白(疒咅):是一種白色透明如粟的顆粒。以明亮者為佳,表示病情較輕;如顏色暗晦無光澤,多為津液不足(失水)的表現。白(疒咅)可見于熱性病出汗較多的病人。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