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治過敏性鼻炎
中醫艾灸治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即變應性鼻炎,是指特應性個體接觸變應原后主要由IgE介導的介質(主要是組胺)釋放,并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參與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中醫灸法對過敏性鼻炎也有很好的療效。
溫灸法是用艾絨或藥灸條放置體表的腧穴或疼痛處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及藥物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以溫通經脈、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的功效。傳統灸法治療過敏性鼻炎是通過溫補肺氣,祛散風寒,補腎健脾,以增強抵抗力而達到。
雷火灸
雷火灸是在傳統灸療的基礎上加入穿山甲、全蝎、紅花等中藥,因其治病迅速而得名。其灸條較普通灸條粗大、火力峻猛、溫度高、滲透力強、灸療面廣。雷火灸也象像針法一樣,具有補瀉手法,橫向灸為補法,縱向灸為瀉法,治病更能體現中醫的辨證論治方法。審證求因,根據不同的病因如肺虛、脾虛、腎虛等,選用不同的腧穴溫補,同時配以手法點穴,對準治療部位(或穴位)與皮膚保持一定距離,進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至皮膚發紅、深部組織發熱為度。雷火灸標本兼治,很適合肺氣虛寒、肺脾氣虛、腎陽虛等證型,每天治療1次,每次灸25分鐘,每療程治療10天。
隔物灸
就是在皮膚上放置姜片,或附片,或藥餅,然后再用艾條或艾炷熏灸。針對過敏性鼻炎,可將黨參10克,白術7克,干姜5克,壓成細粉,用黃酒調和成藥餅,每穴取0.2克藥粉,放入選取的各穴固定,然后用灸條懸灸。每天治療1次,每次灸25分鐘,10天為1個療程。
天灸
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理論,夏至以后到三伏天的期間,即初伏、中伏與末伏的這段期間,自然界天氣炎熱,也是人體陽氣旺盛、最具抵抗力的時候,將藥物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艾葉、生姜等中藥制作成藥膏,在身上的特定穴位進行貼敷治療,能激發人體陽氣,調整臟腑功能,改善體質,以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進行穴位貼敷治療時是根據不同的伏日,選取不同的特定穴位,將適量的灸療藥膏貼在穴位上,常選用天突、膻中、大椎、定喘、風門、肺俞、膏肓、脾俞及腎俞等穴,過敏性鼻炎采用天灸的方法治療效果也很明顯。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