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節氣灸?
“節氣灸”是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選擇具有強壯作用的腧穴進行艾灸,以溫壯元陽,激發經氣,調動機體潛能,提高機體抗病與應變能力的一種灸法。“節氣灸”以其簡、便、驗、廉的優勢,為我國歷代醫家及百姓所喜愛并沿用至今,在傳統防病保健領域里占有特殊的地位。
利用艾絨燃燒產生的藥熱之氣,對穴位進行熏灼、溫熨,以激發經絡之氣,溫通氣血是“節氣灸”主要的刺激方法。時令節氣是“節氣灸”的時間條件,是反應中醫“天人相應”理論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說,一定要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進行“節氣灸”,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節氣灸”常選配具有補益強壯作用的腧穴,比如關元、足三里、三陰交、大椎等。一般根據疾病性質及患者體質的陰陽寒熱傾向,分別選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自然界陰陽變化明顯的時候施用。艾灸多用艾條溫和灸或艾炷灸。一般而言,“節氣灸”只要使用得當,往往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防治效果。
在常用的“節氣灸”中,冬至前后的“關元灸”應用頻率較高。許多人在冬至前后施用關元灸預防中風、感冒等多種疾病并達到助陽保健延衰強壯的目的。自冬至之日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復蘇充盛,人體可順從自然界的陽升之氣,借助關元灸來強壯元陽。關元穴又名丹田,具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之功,灸之可使元氣充足,虛損可復,故能祛虛勞百損,壯一身之氣,為歷代強壯保健的主穴。此外,春分的曲池“節氣灸”預防眼病;秋分的足三里“節氣灸”強壯脾胃、預防胃腸病等,都是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的“節氣灸”方法。
“節氣灸”是在特定的時令節氣,選擇具有強壯作用的腧穴進行艾灸,以溫壯元陽,激發經氣,調動機體潛能,提高機體抗病與應變能力。“節氣灸”以其簡、便、驗、廉的優勢,為我國歷代醫家及百姓所喜聞樂見并沿用至今,在傳統防病保健領域里占有特殊的地位。
中醫理論認為,自然界之所以出現季節和時序的變化是因為天地陰陽之氣的升降變化。一般而言,每一段時序各有不同的主氣,比如:“春夏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陰氣盛而陽氣衰。”人與自然相應,人體內在的陰陽自然也要受到自然界陰陽消長變化的影響。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自然界天地陰陽之氣升降變化及消長的轉折時期,人與此相應,也會表現出陰陽變動更為明顯甚至劇烈之勢,如果人體內在的自穩功能不能對此作出適當的反應,及時地調整機體的陰陽,使之與自然界的陰陽節律相適應,就會出現陰陽失衡的疾病狀態。
季節交替陰陽變化動蕩之時,正是久病、年老、體弱等人群加重病情、誘發宿疾或易生新病的時期。假若能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應用某種簡便的方法調節陰陽,幫助機體順應自然界的變化規律,最大限度調動機體的潛能以應變環境、抵抗疾病,則有助于防病保健。“節氣灸”的目的是培壯元陽以扶助正氣,它是從整體角度全面綜合考慮人與環境的聯系,以及環境特殊變化與人的氣血陰陽關系的。它不僅僅只是一種特異性的對某種疾病有預防作用的方法,更是一種兼顧全身整體機能調節的扶正固本方法。當機體的元陽充盛,整體調節能力就會明顯提高,依“天序”陰陽變化而顯露的疾病端倪就會被機體自身的應變和抵抗能力消滅于萌芽之中。
“節氣灸”常選配具有補益強壯作用的腧穴,比如關元、足三里、三陰交、大椎等。一般根據疾病性質及患者體質的陰陽寒熱傾向,分別選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自然界陰陽變化明顯的時候施用,艾灸多用艾條溫和灸或艾炷灸。一般而言,“節氣灸”只要使用得當,往往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防治效果。
在常用的“節氣灸”中,冬至前后的“關元灸”應用頻率較高。許多人在冬至前后施用關元灸預防中風、感冒等多種疾病并達到助陽保健延衰強壯的目的。自冬至之日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復蘇充盛,人體可順從自然界的陽升之氣,借助關元灸來強壯元陽。關元穴又名丹田,具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灸之可使元氣充足,虛損可復,故能祛虛勞百損,壯一身之氣,為歷代強壯保健的主穴。《景岳全書》說:“虛能受熱,所以補必兼溫。”冬至的關元灸恰好滿足了“補必兼溫”的特點,可達到溫壯元陽,從根本上提高人體的強身抗病能力的目的。此外,春分的曲池“節氣灸”預防眼病;秋分的足三里“節氣灸”強壯脾胃、預防胃腸病等,都是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的“節氣灸”方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