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中醫外治療法第 7 頁
1.開刀法
常用于外痔和肛瘺的切除、膿腫的切開引流等。如對膿腫切開,排出膿液,使毒隨膿泄,腫消痛止,逐漸愈合。如不及時手術排膿,使膿毒內蓄,侵蝕好肉,還會腐爛筋骨,尋隙外竄,形成新的膿腫,不僅延長病程,甚者可能造成生命危險。所以,《證治準繩·瘍科》中說:“若當用針烙而不用,則毒無從而泄,膿瘀蝕其膏膜,爛筋壞骨,難乎免矣。”這里明確指出了刀法是外科手術中的重要措施之一。
臨床上根據病種和病情的不同,分別用刀或剪進行切除或切開治療。而在使用刀法之前,首先應辨明患處膿是否成熟,正確掌握切開排膿的有利時機。如膿未成熟,過早切開,則徒耗氣血,而膿反難消;如膿熟而不予切開,則腐爛加深,瘡口難斂。
其次,切口位置,應選擇在膿腫稍低的位置,可使膿液暢流。如《千金方》中說:“破癰口,當令上留三分,近下一分。”這說明了刀法必須低位引流的原則。
第三,一般膿腫的切開方向,宜循經直開刀頭向上,免傷血絡;肛門直腸部宜放射狀切開,如離肛門較遠,宜弧形切開,瘺管則應根據管道方向而切開,切莫盲目動刀。總之,應以不損傷肛門直腸功能和不造成肛門畸形為原則。
第四,切開的深淺,應根據膿腔的深淺和患部肌肉的厚薄來決定。膿在淺部,如皮下膿腫、粘膜下膿腫、低位肌間膿腫、低單瘺等,都宜淺切開;如膿在深部,皮膚較厚,如坐骨直腸窩膿腫、骨盆直腸間隙膿腫、直腸后間隙膿腫等,宜深切開,以得膿為度。總之,按病變部位而定。如膿深而淺切開,則內膿不得外出,反傷氣血,以致邪毒走泄;如膿淺而深切開,則膿毒雖除,好肉也會受傷,均為不當。
最后,切口的大小,應視其膿腫范國的大小和病變部位肌肉的厚薄而定。凡是膿腫范圍大、膿腔深而肌肉豐厚的,切口宜大;膿腫范圍小、膿腔淺而肌肉薄的,切口宜小。一般切口不能過大,以防損傷肛管直腸環,或愈合后形成疤痕較大,影響肛門功能;但也不能過小,以免引流不暢,膿水難以排出,拖延治愈日期。
操作時,在腰俞麻醉或局麻下,通過指檢確定膿腫的范圍和部位,于膿腫頂部,考慮引流通暢的部位,根據病人具體情況,確定切口的方向、深淺和大小,做不同形狀的切口,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敞開膿腔,放盡膿濃;并應用探針從切口處探查,看有無內口。如有內口,應在不損傷肛管直腸環的原則下,沿探針作放射狀切口,切開膿腔與內口之間的表面組織。如遇搏動性出血,可用絲線結扎止血,最后以凡士林紗條填充引流。如膿腔瘺道行經肛管直腸環部,則應配合掛線治療。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