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四藤煎外洗治老年人皮膚瘙癢
一冬四藤煎外洗治老年人皮膚瘙癢(王業龍 安徽省岳西縣王業龍中醫診所)
老年性皮膚瘙癢,中醫學稱之為“風瘙癢”,本病是指自覺皮膚瘙癢而無原發皮損,但可因搔抓伴發各種繼發性皮損的一種皮膚病。病初多限于一處,進而逐漸擴到身體大部,如軀干、四肢甚至全身。癢感時輕時重,短者僅數分鐘,長者可達數小時,甚至徹夜不寧,難以遏止,使老年人痛苦難忍。若連續強烈地搔抓,可致患處抓痕累累,血跡成片,滲液結痂,日久患處皮膚粗糙肥厚,枯槁甲錯,色素沉著。若繼發感染,還可引起癤瘡,糜爛潰瘍等,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本病多因患者年邁,臟腑功能衰弱,以致氣血精津虧虛,肌膚腠理失于溫煦濡養,經脈運行不暢,氣滯血瘀,風從內生,或因氣血不足,營衛失和,衛外不固,為風寒外邪所襲,使內外合邪所致。故本病多于秋冬干燥寒冷季節加重,而暑夏溫暖潮濕季節減輕?傊,氣血津液虛虧是內因,是發病的基礎,為本;內外風邪擾襲是發病的條件,為標,本虛標實,故病程纏綿難愈。筆者自擬四藤一冬煎外洗治療老年人皮膚瘙癢,多獲效驗。
處方: 天仙藤50克,鉤藤、首烏藤、雞血藤、天門冬、一口盅各20克。每劑用100℃開水浸泡,取藥液兌溫開水洗澡,每次可洗浴15~20分鐘,每劑藥可洗3次。5~7劑為一療程?蛇B用2~3個療程。
按:藤類主通,能循脈絡,無微不至。陰陽所以不和皆不通之故也,不通則氣血不和,常致氣滯血瘀。藤類藥纏繞蔓延,縱橫交錯,無所不至,可通行十二經脈,行氣活血。其中天仙藤性苦溫,歸肝、脾、腎經,用之可祛風活血利水,使氣無不行,血無不活,周身上下得以條達;鉤藤性甘,微寒,歸肝、心包經,輕能透發,清能泄熱,故可清熱平肝,下氣寬中。此兩味藥主陽,調氣,皆可祛風。首烏藤性甘、平,歸心、肝經,有養血益肝安神之功;雞血藤苦,微甘、溫,歸肝經,有養血活血調經之功。此兩味藥主陰,皆有養血之功。故四藥合用,使氣行血活,以達調和陰陽之功。天門冬肥厚多脂,氣薄味厚,純以柔潤養液為功,滋潤益陰,則風陽自息,此即治風先治血之義。一口盅為桃金娘科桉屬植物藍桉的干燥成熟果實,具有疏風散熱、抑菌消炎、防腐止癢的功能。諸藥配合,通、潤相滋,增液榮膚而止癢,試用臨床,多獲佳效。
病例一:王某,83歲,入冬以來,全身皮膚瘙癢,夜間尤甚,寐不安,診其皮膚,皮膚干燥,少潤澤,抓痕累累,上覆糖樣細薄鱗屑,口干,但飲不多,倦怠乏力,納呆便溏,面色不澤,舌質淡,苔少,脈弦細。用上方外洗一周,瘙癢劇減,夜能安寐,繼續用藥一周以善后。
病例二:儲某,男子45歲,國稅所干部。一個月前開始發生周身皮膚痛瘙癢,尤其在洗浴后,或上床睡暖以后,瘙癢尤甚,甚或不能入睡,肌膚干澀,便干,口渴但飲不多。舌質偏紅,苔少。用上方3劑,每劑薰洗3日,顯效。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