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中醫外治療法
痔瘺疾病的中醫外治法,是運用藥物、手術或配合一定的器械等,直接作用于病人體表某部或病變部位,以達到治愈痔瘺的治療方法,是與內治法相對而言。外治法在痔瘺科治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醫學源流》中說:"外科之法,最重外治。"它不但可以配合內治法以提高療效,縮短療程,而且許多疾病可以專用外治收效;而危重的肛門直腸周圍癰疽及復雜性高位瘺管,更必須配合外治法。
外治法的應用,同內治法一樣,必須進行辨證施治,根據疾病的不同發展過程和性質,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中醫五絕網現將常用的方法歸納為藥物療法、手術療法、其它療法三大類,加以敘述。
[中醫藥物療法]
用藥物制成不同的劑型,直接或間接地施用于病人患處,通過藥物的作用,使其直達病所,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1.油膏
是將藥物同油類煎熬為膏,或將藥物搗為細末,與油類攪勻成膏的制劑,又稱為軟膏。可用豬脂、羊脂、麻油、黃蠟、白蠟和凡士林等調制。其優點是:柔軟、滑潤。油膏在肛門疾病中經常使用,一般通用于內痔、外痔、肛裂、肛門周圍癰疽等,特別對肛門瘡口腐爛面較大和一般肛門皮膚病更為適宜。
使用時,由于肛門各種疾病的病程和性質不同,油膏制劑的藥物組成也不相同,所以,在具體運用中,也應辨證施治。如對炎性外痔和肛門周圍癰疽初期的病人,常用金黃散油膏、玉露膏、九華膏、黃連膏等,這些藥物適用于陽證;沖和膏則適用于半陰半陽證。又如潰瘍常用生肌玉紅膏,功能活血祛腐,解毒止痛,潤膚生肌收口,適用于一切潰瘍或肛腸病術后,腐肉未脫,新肉未生之時,或日久不能收口者。生肌白玉膏功能潤膚生肌收斂,適用于潰瘍腐肉已盡而瘡口不斂者。肛門皮膚病常用瘋油膏,功能潤燥、殺蟲、止癢,適用于肛門濕疹等肛門皮膚干燥作癢,或肛門皮膚皸裂的病人。青黛散油膏功能去濕止癢,清熱解毒,適用于急性肛門濕疹和肛周皮膚紅腫癢痛出水的病人。蛇黃膏功能燥濕、殺蟲、止癢、清熱,適用于慢性肛門濕疹,黃水不收,奇癢難忍的病人。紫草油膏功能清熱、涼血、潤燥,適用于肛門皮膚紅腫癢痛和手術后肛門部灼痛干燥者,以及因高溫或化學灼傷的病人。
在使用上述油膏時,還應注意,如肛門皮膚潮濕糜爛,瘡口腐肉已盡,貼用油膏時,應涂薄些,并勤換藥,以免膿水浸淫皮膚,不易收燥。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