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膏藥的歷史及制作工藝第 2 頁
五、黑膏藥貼治疾病的優越性(與內服藥比較)
1、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則上下無犯,中病即止,治無貽患。
2、貼敷膏藥治病不經過脾胃,故不致傷害脾胃而影響水谷精微之輸布,雖有攻伐,但不直接連及臟腑,作用緩慢,因此可避免五臟氣血損傷及由此產生陰陽偏盛病變,因而對生機無害。
3、衰老幼弱及不納藥者尤需。有時病氣與藥氣相格拒,藥入于胃即吐,不能納藥,醫者為之束手,而貼膏藥不經脾胃,直達病所,則無此慮。更有體弱、衰老、幼弱者不能服藥,貼膏藥力甚輕、作用徐緩、無副作用,尤非此法不可。
4、貼膏藥治病,簡單易行、甚方便、藥儉價廉。用之得法,甚效立應,為醫者不可不備此法。
第一章 黑膏藥的制作工藝
本工藝系將油、丹按一定比例制成基質,再將粗藥料用煮法提取、濃縮為稠膏或用油炸提取制作成藥油,細料及需保持生藥藥性的藥物壓成細粉,攤膏時將稠膏和細粉以法兌入加熱熔化(去盡水氣)的基質中,攪勻去盡水氣后攤膏。“煮法提取制作工藝”保持了藥物的全成份,減少了藥材有效成份在高溫熬煉時的分解損失,降低成本,制作方便;耐高溫的藥物可以使用油炸法提取,以下的所有方劑均已注明了提取方法。
1、基質的制備
一、準備工作:
1、工具:煤氣爐一個、鐵鍋4個(一個煉油,一個下丹,一個過濾用,一個炒丹)、60目鐵篩一個(過濾用)、防火蓋一個(宜鐵質)、攪拌棍一條(宜用鮮的的桑木、槐木、竹子,長約1.2—1.5米)、水池或大水盆一個、小水盆一個。
2、材料:(1)油:有香油、棉子油等,按地區習慣而定,但以香油為佳。香油(麻油)本身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熬制的膏藥色澤烏黑有光澤、性粘;熬制過程中泡沫少,便于操作。在應用上具有柔軟、清潤、無扳硬黏著、無不舒適的優點。由于保持潤滑的時間長,而易被皮膚吸收,可充分發揮藥物作用。 (2)鉛粉(官粉):以含鉛量多、質重者為佳。應用時在炒去水分過篩。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鉛,以紅色者為最好。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