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膏藥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藥膏類藥物外用有很多講究,需要注意很多情況,我們在這里介紹一下藥膏藥物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看準病因:如果是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或細菌感染性皮膚病,則要分別選用抗真菌藥物或抗細菌藥物;如果是過敏或濕疹等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則應選用含糖皮質激素或其他抗炎抗過敏藥。
2、選對劑型:要根據皮損的性質選用不同劑型的外用藥。外用藥分為粉劑、溶劑、洗劑、酊劑、霜劑、軟膏、糊劑、硬膏等多種劑型,不同的劑型作用不同。洗劑適用于以紅腫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炎癥性皮損。如果出現了水皰、糜爛時則應用溶劑濕敷為好,因為溶劑有清潔、殺菌、減少滲出、止癢等作用。只有少許滲液的潰瘍面,要使用糊劑,它可以吸收少許滲液,并具有保護作用。如果皮損肥厚,最好使用硬膏劑,以使皮損軟化,增加藥物的通透性。
3、注意濃度:同一藥物同一劑型,可因濃度不同而作用各異,如3%水楊酸有促進角質形成的作用,而10%水楊酸有軟化和溶解角質的作用,兩者恰恰相反。
4、區別部位:要注意皮損部位與皮膚狀況。面部、乳房、外陰處皮膚較薄,不可用濃度高或刺激性強的藥,不可用含氟的激素類藥物。手掌、足底皮膚肥厚,可用濃度高藥物、含氟激素。還應考慮年齡、性別等因素,如老年人、兒童、女性患者的皮膚較嫩,應選低濃度藥物、低刺激性藥物。有毛發部位的部位盡量應用酊劑或溶液,如果必須應用粉劑或糊劑時,要先剃去毛發。
總之,皮膚病一定要注意正確用藥減輕癥狀,促進痊愈,否則應用不當,反使病情加重,增加病人的痛苦。因此病人應在醫生指導下選用合適的外用藥。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