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的發展歷史第 5 頁
膏藥治療是外治法的一種。它是利用藥物,施于病者機體外表某部或患部的作用,借經絡的通路發揮藥物的通經走絡、行滯去瘀、開竅透骨、驅風散寒的功能,從而達到某種治療目的的一種療法。在前面發展史里我們已經談到,中國醫藥學在很早以前就采用外治法,后來因為湯藥的發展,外治法漸漸退居次要地位。事實上,外治法非但可以配合內服藥餌療法來提高療效,而且有許多疾病也可以只用外治法就能達到治療目的。吳尚先在《理瀹駢文》中論述膏藥的功能時說:“一是拔,一是截。凡病所結聚之處,拔之則病自出,無深入內陷之患;病所經由之處,截之則邪自斷,無妄行傳變之虞”。“為了達到拔和截的治療目的,方中往往加猛藥、生藥、香藥、使之”“率領群藥,開結行滯,直達其所,俾令攻決滋助,無不如志,一歸于氣血流通而病自已”。所以在平肝、暖胃、截瘧、化痞、止瀉、蠲痹等膏中,各有加藥。在制膏當中有如上述的說法,更有中心體系。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