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是學問,不是生意第 2 頁
一是醫生方面。部分醫生對膏方認識有誤區,千人一方,沒有體現因人而異的處方特點,有個別醫生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開大處方,將膏方變成了滋補品的簡單堆砌,將膏方變成了“貴族藥”。
二是消費者方面。有些消費者將膏方當成“奢侈品”,出于虛榮心理,盲目追求名貴藥材。有些患者不把膏方當成藥,不遵醫囑,甚至“一人開方,全家共享”,不利于膏方發揮正常療效。
三是飲片質量方面。膏方對藥材的要求較高,沒有好的飲片就熬不出好的膏方。
四是制作技術方面。膏方對制作工藝和質控標準是有嚴格要求的,但是有些醫院熬制膏方的工作人員并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學習,老嫩膏、焦糊膏、泥沙膏、霉變膏混雜其中。
五是包裝與保存。目前為了取膏方便,大多數醫院都選擇大口、直壁的陶瓷瓶、玻璃瓶等包裝器皿,一料膏滋放在一個容器里,患者在使用時反復取膏,就為落菌、霉變提供了可能。
河北省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中藥科李寶芬認為,目前膏方市場良莠不齊,相關部門對開具膏方的資格、熬制膏方的機構、收費標準等尚未出臺相關政策法規,需要相關部門更具戰略眼光的指導。
黃煌認為,應用膏方要避免四個誤區。第一要始終記得我們是醫生,膏方是藥。“是藥三分毒”,膏方也是有偏性,必須辨證論治;第二膏方不一定非要用名貴藥,沒有人參、蟲草也能是好膏方;第三膏方不一定是“大方子”,炙甘草湯、溫經湯,20多味藥一樣能制成膏方;第四膏方不一定都是補益的,很多治療慢性病的膏方效果也很好。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