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認識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運動療法
坐骨神經痛多發于單側 ,夜間加重 ,咳嗽、大便時加重。坐骨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的主要是由于坐骨神經炎癥病變引起 ;繼發性的則多由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增生、腰和臀部的軟組織損傷以及盆腔、椎管內病變引起;颊叱苊庵鴽鐾 ,適當加強腰腿部功能鍛煉 ,會獲得良好效果。
一、左右擺腿。站立位 ,雙手扶墻 ,輪流向左右方向擺腿 ,擺動時足部不觸地面。
二、交替直腿上抬運動。仰臥位 ,輪流將在、右腿伸直后抬起 ,經常鍛煉可逐漸提高抬舉角度。
三、踏自行車運動。仰臥位 ,兩下肢像騎車般輪番踩踏 ,踩踏幅度可逐漸增加。
四、正坐舉腿。坐位 ,兩腿緊靠或夾上一本厚書 ,直膝 ,腳跟著地 ,手握凳邊 ,抬腿過臍 ,隨即放下。開始時患腿未必抬得很高 ,堅持鍛煉后患腿的抬高程度會逐漸增加。
五、平坐推腿。坐位 ,足跟著地 ,足尖蹺起 ,兩手平放大腿上 ,隨即向前彎腰 ,兩手同時推向足部。初練時兩手很難推到足部 ,堅持一段時間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蹲跳。雙手扶凳 ,左腿屈膝下蹲 ,右腿盡量向右側伸直 ,如此左右交替進行。 由日本骨病專家組聯合研發的高科技產品腰椎康組合,綜合多維方式在治療腰椎疾病方面獲得驚世突破,從根本上解決了腰椎病難治愈易復發的難題,被世界醫學界譽為“不用刀的大手術”。
坐骨神經痛的預防常識:
許多坐骨神經痛的患者都可清楚地訴述發病是與一次突然的腰部“扭傷”有關,如發生于拎舉重物,扛抬重物,長時間的彎腰活動或摔跌后。因此,當需要進行突然的負重動作前,應預先活動腰部,盡量避免腰部“扭傷”,平時多進行強化腰肌肌力的鍛煉,并改善潮濕的居住環境,?山档捅静〉陌l病率。本病患者急性期應及時就醫,臥床休息,并密切配合診治,預后通常是好的。
坐骨神經痛急性期的處理:
1、應針對病因治療。腰椎間盤脫出急性期臥硬板床休息1-2周常可使癥狀穩定。
2、對癥治療,疼痛可用撲熱息痛加可待因30mg,3-4次/d,以及其他非甾體類鎮痛藥,如異丁苯乙酸、萘普生等。肌肉痙攣可用安定5-10mg口服,3次/d;或環苯扎林10mg口服,3次/d,可能有效。
3、嚴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15mg/d,靜脈滴注,7-10天;一般可口服潑尼松10mg,每日3-4次,10-14次為一療程。也可用1%-2%普魯卡因或加潑尼松龍各1ml椎旁封閉?膳浜厢樉暮屠懑煟J丿煼ǘ嗫删徑。療效不佳時可用骨盆牽引或潑尼送龍硬脊膜外注射,個別無效或慢性復發病例可考慮手術治療。
坐骨神經疼痛的認識誤區:
許多醫藥說明書、廣告或科普讀物,將坐骨神經痛作為一種病,與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急性腰扭傷、慢性腰肌勞損等病相提并論。我們骨科專業人員認為:這不但不嚴謹,還會對患者產生誤導,因而有必要為它“正名”。
坐骨神經是人體內最長的一根神經,從脊髓腰段的神經根發出,由臀部的梨狀肌下方穿出,分布于大腿后方以及小腿、足部,指揮肌肉運動,傳導皮膚感覺。正常人左右兩側各有一根。人體五個腰椎中,以下面的第四、五腰椎負擔最重,活動度最大,容易發生退變老化。長期勞損或突然扭傷,可使腰椎間盤向側后方突出。腰椎間盤突出后,壓迫坐骨神經根,引起充血、水腫以至粘連等病理變化。突出的一側腰部疼痛,經臀部向大腿后方放射,直到小腿和足部,有時還有麻木,咳嗽時加重。這種癥狀就是坐骨神經痛。它如同發熱一樣,只是一種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或腰椎管狹窄癥等病理變化是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正如引起發熱的原因是感冒、肺炎或腦膜炎等等一樣。
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原因雖多,但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癥,且多為第4~5腰椎間盤或第5腰椎~骶骨間的椎間盤突出。因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坐骨神經痛可能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在骨科門診,我們發現:除了腰椎間盤突出可以引起坐骨神經痛以外,還有不少疾病也可以引起這種癥狀。比較常見的有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癥、梨狀肌綜合征、強直性脊柱炎和腰椎管腫瘤等等。但有些時候,有些醫院、非骨科專業的醫師對于有坐骨神經痛癥狀的患者,匆匆下一個“坐骨神經痛”的診斷后就盲目對癥治療,而不去追究深層的病理原因來對因治療,其實是不科學的,也是不負責任的。
所以病人到醫院就診骨科時,骨科醫師應該親手為病人作詳細的體格檢查,并輔助以X線片、CT、MRI(核磁共振)等,對病情作出合理的病理學診斷,才能做到對因治療,真正消除患者痛苦。由日本骨病專家組聯合研發的高科技產品腰椎康組合,綜合多維方式在治療腰椎疾病方面獲得驚世突破,從根本上解決了腰椎病難治愈易復發的難題,被世界醫學界譽為“不用刀的大手術”。
需要指出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并不見得一定表現為坐骨神經痛。人體共有五個腰椎,與此相對應,有五對腰神經根,部分第4腰神經根、第5腰神經根與第1、2、3骶神經根組成坐骨神經,而第2、3神經根和第4腰神經部分纖維,只參與組成分布于大腿前方的股神經,不參加坐骨神經組成,因而第1~2或第2~3或第3~4腰椎間盤突出癥,可能引起股神經受壓迫的癥狀。通常表現為抬腿無力,大腿前方或內側皮膚感覺遲鈍;還有些腰5~骶1椎間盤突出病人,并無坐骨神經痛。有的發病早期或整個發病過程可能僅表現為腰痛,還有的表現為間歇性跛行,走幾百米路,就覺得下肢酸脹無力,必須休息或彎腰下蹲一會兒才能繼續行走;有的病人僅感到肢體發涼;個別嚴重的出現癱瘓,下肢不能活動,大小便失禁。
坐骨神經痛可以并發哪些疾病:
1.通常作為其他疾病的并發癥出現,如腰椎間盤突出癥等.
2.若為原發病,病重者可致殘。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術數游戲]諸葛亮馬前課應用須知 03-24 [健康雜談]推廣養生保健知識還需專業指導 07-25 [健康雜談]生活中對吸煙認識的誤區 07-24 [健康雜談]阿是穴的起源與應用 07-07 [健康雜談]預防“暑假綜合征”,讓孩子過個… 06-17 [健康雜談]艾葉藥膳面面觀 06-05 [健康雜談]治療雞眼中醫小妙方 04-25 [健康雜談][圖文]中醫簡便的助眠方法 03-21 [健康雜談][圖文]無糖食品真的無糖嗎 03-09 [健康雜談][圖文]早期白內障的中醫調理治療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