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藥藥理作用的因素
就合成藥而言,其劑量、劑型與制劑等藥物因素,年齡、性別、遺傳條件等生理因素,肝、腎功能障礙等病理因素,以及營養狀況、生活環境等,對藥物的作用,都會產生顯著影響。中藥亦如此。
(1)藥物因素
中藥的品種、產地、采藥季節、貯藏條件及劑量、劑型、給藥途徑等,均對中藥作用的發揮有著顯著的影響
1)中藥基原(原植物、動物和礦物)的影響
中藥材絕大多數是中國自產的,少數為移植或進口的。在品種上,歷代本草著作中屢有增加。不少本草書指出了歷史上中藥品種的混亂情況。故現在對其進行認真的考證、分析、鑒定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例如,目前全國用的貫眾、獨活、厚樸等中藥,就來源于20多種不同種屬植物;同一中藥大青葉,各地用的藥材又有不同,有蓼科蓼蘭、十字花科松蘭、爵床科馬蘭、馬鞭草科大青等,藥用部分也有用葉及帶葉莖枝的不同。而且,同名異物的現象也很普遍。由于品種不清,其化學成分的含量和藥理作用均有差異。
2)中藥產地及采集季節的影響
A. 中藥產地:藥材產地對藥物質量和療效有著直接關系,為歷代醫家所重視,自古即有“道地藥材”的講法。中藥之中大部分為植物藥,自然生長環境具有一定的區域性,各地區的土壤、水質、氣候、雨量等自然條件都能影響藥用植物生長、開花、結果等一系列生態過程,特別是土壤成分更能影響中藥內在成分的質和量。《神農本草經》記載的記載的“采造時月、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并各有法”和《新修本草》說的:“離其本土,則質同而效異;乖于采摘,乃物是而實非”。都很強調產地。產地不同,同一植物所含有效成分不完全相同,從而使藥理作用有別,臨床療效不穩定。如長白山的野山參,東北各省與朝鮮、日本的園參,不但含人參總皂甙的量不同,而不同皂甙單體的含量也不一樣。又如人參莖葉中皂甙含量在吉林省七個產地所得樣品,含量差別相當懸殊。不同產地及不同加工方法,以人參提取物的得量也不同。
B. 采收季節:不同植物的根莖、葉、花、果、種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長和成熟期,故采藥時間的采收方式則隨著中藥的品種和入藥部位而有不同。中國幅員遼闊,從寒帶至亞熱帶,氣候差異很大,故采藥時間按照當地習慣因地制宜,但要選擇藥用植物有交效萬分含量最高時采收。有效成分的含量隨不同生長季節及不同入藥部位而異,如人參中皂甙以八月后含量最高,麻黃中生物堿秋季含量最高,槐花在花蕾時蘆丁含量最高,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以七月中至八月中花蕾出現前為高峰,應在開花前采收,薄荷在部分植株開始有花蕾時,揮發油含量大。古人采藥全憑經驗,《本草經集注》序錄說:“凡采藥時月……
其根物以二月、八月采者,謂春初津液始萌,未沖枝葉,勢力淳濃故也;至秋枝葉干枯,津液歸流于下…… ”《本草蒙筌》說:“實已熟,味純;葉采新,力倍。”以臭梧桐的降血壓作用為例,在五月開花前采摘的葉,對動物的降壓作用強,開花后所采集的葉,降壓作用減弱。再以人參為例,季節變化對園參根中皂甙和糖分含量有顯著影響,故采收應在6~9月,而不應在冬季。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