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
總是把自己的能力與某一具體的事聯系起來,如果當某事不能成功時,就覺得無能力,把原有的信心都放棄了,成了一個“木偶”,我找不到自我了......以上這些是某一網友的留言。以下是戴王磊老師給有類似問題的網友的建議.
一些自卑者,在別人的眼里是不可思義的。而一些自信者,在別人眼里也可能是難以理解的。最多的兩句話是:真看不出來,他認為自己是自卑的;真是笑話,他這個人都認為自己自信十足。
為什么會這樣?是因為自卑或自信完全是一種個人的主觀體驗。別人是不能用標準來判斷你的。有句話說得好:沒你同意,誰能令你自卑。
我曾咨詢過一位公務員。這位公務員在28歲時已成為當地當時最年輕的鄉長。但在他35歲時,仍是在同級的職位上平調,而原來在他手下的人取得比他更好的位置。他感到非常失敗,出現情緒低落,羞于見人。在咨詢中,他一再認為自己沒有什么用。說:“我有時不知怎樣回答別人的提問,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好了,就覺得自己失敗的很。”我問他:“那些現在還不如你的人會怎么想?”他說:“別人的事我不管,但我自己真的很自卑。”
無獨有偶,我曾在一個外來務工人員的講座上,與一位35歲的務工者交流。這位務工者原來是當地的一位中學語言老師,由于各種原因來打工。他說:“我現在覺得非常的自信,因為我不但找到了比較適合我的工作,而且也是一位組長。雖然不是官,但也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大家都知道,前者在大多數人的眼里要比后者好,但事實上后者更加自信。這是因為后者的定位比前者更適應他本人。
人在許多時候的自卑感產生并不是你真的很失敗,只是你定位不準確罷了。并不是定位越低,越有自信。而是應該準確定位。準確定位的目的是為了能使你接受自己,在這個位置上,使自己有成功的體驗,這是一個人建立自信的因素。如果你的位置定得太低了,你沒有繼續上進的內驅力,就像麥當勞兄弟,結果可能使你因后悔而自卑。但定位太高,你會覺得自己常常失敗,不能認同自己,更無成功的可能。臺灣塑膠大王王永慶,就是一個有合理定位的人,當他剛打工時,定位是有活干,當有活干時,定位自己成為老板。總是緊緊把握人生發展的軌跡,制定出能認同自己的合理定位,最后取得成功。
“人有自知之明”,是告訴我們不必有過高的心態,使自己陷入自卑的泥潭。“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是告訴我們不要滿足于自己狹小的目標和空間。隨時調整自己的定位,就會在過程中不斷體會到成功和自信。
中醫五絕網整理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