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分清類型巧治療
血管瘤好發于人體的頜面、唇、舌、鼻尖、眼瞼等部位,是以血管內皮細胞增生為特征的良性腫瘤,通常在嬰兒出生后1~4個月出現一個很小的紅色斑點,隨后快速增長,一般持續5個月左右,其后生長速度放慢。當患兒長到10~12個月時,60%的血管瘤開始自行退化。臨床上一般分為鮮紅斑痣、海綿狀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和蔓狀血管瘤。
有一種情況是由于血管異常擴張和側支形成所造成的血管肥大,與血管瘤相似,事實上它與真正的血管瘤有本質的不同,其血管內皮細胞并無異常增生。這種假性血管瘤在新生兒出生時就出現,但無快速增長期,病變增長一般與患兒本身生長相應。對真假血管瘤做出正確診斷,其意義在于它們的治療手段是不相同的。對于大多數可自行退化的血管瘤來說,不要急于治療,先觀察一段時間再由醫生決定是否用藥。但兩歲以后血管瘤仍然存在,則多半是血管畸形,需要及時治療。
治療前,最好能夠明確血管瘤的類型,以便因病施治。近年來研究發現,用同位素治療或直接在某些血管瘤或血管畸形內注射平陽霉素,可以迅速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特別適合于五官、顏面等特殊部位中小型(直徑在4厘米以下)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的治療。一般來說,對直徑在1厘米以內的血管瘤,一次注射即可治愈;對于面積較大的血管瘤,可以多次注射,每次注射的間隔期為14~21天,也可以與其他方法結合應用。大多數人無不適反應。同時,激光技術的發展也為血管瘤的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突破。
有一種情況是由于血管異常擴張和側支形成所造成的血管肥大,與血管瘤相似,事實上它與真正的血管瘤有本質的不同,其血管內皮細胞并無異常增生。這種假性血管瘤在新生兒出生時就出現,但無快速增長期,病變增長一般與患兒本身生長相應。對真假血管瘤做出正確診斷,其意義在于它們的治療手段是不相同的。對于大多數可自行退化的血管瘤來說,不要急于治療,先觀察一段時間再由醫生決定是否用藥。但兩歲以后血管瘤仍然存在,則多半是血管畸形,需要及時治療。
治療前,最好能夠明確血管瘤的類型,以便因病施治。近年來研究發現,用同位素治療或直接在某些血管瘤或血管畸形內注射平陽霉素,可以迅速抑制血管內皮細胞增生,促使血管瘤消退,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特別適合于五官、顏面等特殊部位中小型(直徑在4厘米以下)血管瘤或血管畸形的治療。一般來說,對直徑在1厘米以內的血管瘤,一次注射即可治愈;對于面積較大的血管瘤,可以多次注射,每次注射的間隔期為14~21天,也可以與其他方法結合應用。大多數人無不適反應。同時,激光技術的發展也為血管瘤的治療帶來了革命性突破。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飲食]吃螃蟹要喝兩種酒 10-11 [藥品]中醫擇時用藥有講究 10-08 [飲食]玉米的功效與作用 09-28 [飲食]助人長壽的四種食物 09-28 [嬰幼]寶寶接種后如何護理? 09-27 [男性]中年男性焦慮癥如何自我調節? 09-21 [飲食]吃螃蟹的四個健康吃法 09-21 [嬰幼]小兒哮喘治療應注意的五大誤區 09-20 [急救]寶寶吞食異物的急救方法 09-20 [男性]男性糖尿病可引發性功能障礙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