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養生的原理
中醫食療養生的原理:中國傳統膳食講究平衡,提出了“五谷宜為養,失豆則不良;五畜適為益,過則害非淺;五菜常為充,新鮮綠黃紅;五果當為助,力求少而數”的膳食原則。用現代語言描述就是,要保持食物來源的生物多樣性,以谷類食物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要攝入足夠的豆類及其制品;魚、禽、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要適量。
中國的傳統膳食結構是非常合理的,但近年來我國民眾的飲食結構卻越來越西化。資料顯示,1997年到2002年,我國居民所消費的十大類食物中,糧食和豆類食品的消費量分別下降了l2.6%和6.8%,糖類食品增長了42.1%,植物油類、肉類、禽類和蛋類的消費都分別上升了20%以上。這種局面的出現跟洋快餐泛濫等問題有關。洋快餐大多是油炸、烘焙加工的食品,肉類比例非常高,這種“吃肉才有營養”的錯誤導向是造成飲食結構西化的重要原因。而實際上,食物熱量的60%左右來自碳水化合物,25%來自脂肪,12%~15%來自蛋白質,如此才是理想的膳食構成比。洋快餐的特點是三高和三低,即高熱量、高脂肪和高蛋白質,低礦物質、低維生素和低膳食纖維。由于營養嚴重失衡,所以國際營養學界稱洋快餐為能量炸彈和垃圾食品。實際上,在一些國人熱衷于飲食西化的時候,以中國傳統飲食結構為代表的東方膳食結構,卻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1989年,美國參議院史無前例地召開了有關膳食營養的聽證會,聽取了美國康乃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在中國6年的合作膳食調查研究結果,認為中國的傳統飲食結構是非常有利于健康的。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