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做到合理食用藥膳?
藥膳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融合了中醫的整體觀念。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養生保健藥膳,也應考慮到個人體質與節氣,這樣才能做到合理食用藥膳,達到保健目的。以下簡單介紹幾種與體質有關的常用藥膳:
氣虛質人群 由于現今社會工作節奏快,上班族壓力大,有很多人會出現面色萎黃,口唇色淡,倦怠乏力,神疲氣短,少氣懶言,四肢乏力,慵懶疲勞,血壓偏低,頭暈,經常腹脹,排便無力等情況,中醫體質分類屬氣虛質人群,此類人群食用藥膳原則以補脾、健脾為主,宜吃性平偏溫的、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常用且方便的藥膳是:大棗粥和山藥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
痰濕質人群 最受富貴病青睞的體質是痰濕質,痰濕質的人群多數心寬體胖,腹部松軟肥胖,皮膚出油,汗多,眼睛浮腫,容易困倦。以中老年人為主,男性居多。痰濕體質的人多喜歡吃甜膩的食物,不愛運動。此種體質的人食用藥膳原則以健脾祛濕為主,飲食宜清淡,少甜少油膩。可用藥膳為:冬瓜山藥湯和陳皮紅豆鯉魚湯。其中冬瓜山藥湯具有益氣健脾除濕的功效,陳皮紅豆鯉魚湯具有健脾化痰除濕的功效。
過敏質人群 隨著環境改變及工作壓力增加,免疫力降低,越來越多的人出現過敏表現,出現鼻塞、流鼻涕、噴嚏不斷,渾身瘙癢,皮膚易出現紫紅色瘀點、瘀斑、一抓就紅、無故痛癢等癥狀。過敏體質人群食用藥膳原則以補氣益血、理通經脈為主,少吃過寒涼、辛辣刺激、高蛋白和高熱量的食物。可食用抗敏粥:白術15克,防風15克,黃芪20克,烏梅15克,放沙鍋中,加水煎開,再用文火煎成濃汁,取出藥汁后,用汁煮粥。抗敏粥具有益氣祛風固表的功效。
藥膳文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食療養生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合理地應用藥膳,用適合我們的藥膳調理身體,才能讓健康與我們每一個人長久相伴。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名人養生][圖文]黃永玉的養生之道 12-19 [飲食養生]秋季養生湯的做法 09-25 [飲食養生][圖文]中醫推薦中秋養生食物 09-25 [養生小常識]女性中秋養生三則 09-25 [四季養生]秋季養生談食補與藥補 09-15 [四季養生][圖文]秋季養生談“棗” 09-09 [養生小常識]秋季養生小常識——泡腳 09-08 [飲食養生]適合秋季煲湯的四種蔬菜 09-08 [養生文化]養生談“善” 09-05 [飲食養生]秋季飲食養生——扁豆燒牛肉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