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醫藥人教發〔2016〕3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衛生計生委、中醫藥管理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局直屬(管)各單位、局機關各部門:
為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振興發展中醫藥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重視并發揮人才資源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深入實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根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等文件要求,我局組織編制了《中醫藥人才發展“十三五”規劃》,F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2016年12月22日
中醫藥人才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也是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的第一資源。近年來,特別是《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頒布實施以來,中醫藥人才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中醫藥人才隊伍的規模和素質得到較快發展,中醫藥人才培養工作不斷推進,中醫藥人才發展環境不斷優化,中醫藥服務體系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為了更好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促進中醫藥人才隊伍的發展壯大和整體素質的提高,根據《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等文件的總體要求,特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十二五”期間,中醫藥人才工作以改革機制、提升內涵為重點,加快推進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人才隊伍建設。中醫藥人才規模和素質得到較快提升。每萬人口衛生機構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數2015年達到3.35人,全國96.93%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2.97%的鄉鎮衛生院,80.97%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60.28%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確定208個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526個中醫類別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基地、54個國家中醫藥優勢特色教育培訓基地和352個中醫藥繼續教育基地,培養578名中醫護理骨干人才、10334名縣級中醫臨床技術骨干,對11720名鄉村醫生開展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支持3萬余名基層中醫藥人員接受全科崗位或轉崗培訓、2萬余名中醫住院醫師或中醫專業碩士研究生接受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醫藥繼續教育覆蓋面不斷擴大,縣級以上中醫藥機構實現全覆蓋,中醫藥繼續教育內容涵蓋所有中醫藥二級學科,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中醫藥繼續教育獲得學分的平均達標率達到87%。近五年,實施5159項國家級中醫藥繼續教育項目,接受國家繼續教育項目培訓的各級各類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近50萬人次。多層次多類型的中醫藥師承教育模式初步建立。廣泛開展了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推進以師承教育為主要傳承模式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項目,積極推進中醫藥傳承人才培養。評選表彰了第二批國醫大師30名,建立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60個。開展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培養1476名繼承人。建設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956個、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64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200個,培養了511名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630名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醫教協同深化中醫藥教育改革初顯成效。加快推進中醫藥教育綜合改革,42所高校開展了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建設794個中醫藥重點學科,培養了2300余名中醫藥學科(后備)帶頭人。規范醫學類專業辦學,獨立設置“中醫”專業學位,在高職專業目錄新增設中醫康復保健、中醫健康管理等中醫藥健康服務類專業或方向。
隨著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健康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中醫藥人才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中醫藥人才工作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中醫藥人才隊伍規模數量和服務領域有待提升,結構層次有待優化,高層次及基層中醫藥人才匱乏,符合高水平創新創業要求的人才群體有待大力培育;中醫藥教育資源和空間有待進一步拓展,人才培養的開放協同效應有待提高,終身教育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制約中醫藥人才多元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有待突破,政策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中醫藥人才隊伍的培育、使用和評價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 1/8 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