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積聚
<篇名>積聚
屬性:張 二十七歲 甲子三月十三日 臍右有積氣,以故右脈沉細弦沉伏,陽微之極,濁陰 太甚 克之也。溯其初原從左脅注痛而起,其為肝著之咳無疑。此癥不必治咳,但宣通肝之陰絡, 久病在絡故也。使濁陰得有出路,病可自已,所謂治病必求其本者也。如不識綱領而妄冀速 愈,必致剝削陽氣殆盡而亡。 桂枝尖(三錢) 小茴香(三錢) 降香末(二錢) 桃仁(三錢) 川楝子(二錢) 青皮絡( 二錢 )炒廣皮(一錢) 歸須(三錢) 烏藥(三錢) 蘇子霜(三錢) 旋復花(三錢,新絳紗包) 十九日 服通絡藥,已見小效,脈氣大為回轉,但右脅著席則咳甚,脅下支飲故也,議 于前方內去桃仁、川楝、小茴,加∶ 生香附(三錢) 半夏(六錢) 杏仁(三錢) 肉桂(八分) 再服四帖。 二十三日 先痛后便而見血,議通陰絡法。 蘇子霜(三錢) 歸須(二錢) 降香末(三錢) 桃仁(二錢) 兩頭尖(三錢) 丹皮(三錢) 藏紅花(一錢) 半夏(五錢) 小茴香(三錢) 香附(二錢) 廣木香(一錢) 廣陳皮(一錢) 張 二十八歲 臍左 瘕,面黃,肢倦,食少,不能作文,看書亦不能久,宛如虛損 ,與∶ 化 回生丹。 緩通陰絡法,每日空心服一丸,亦有早晚服一丸,時服之二年有余,計服化 回生丹六 百丸之多, 始化凈,氣體撤消,看書作文,始舉進士。 吳 三十一歲 臍右結 ,徑廣五寸,睪如鵝卵大,以受重涼,又加暴怒而得,痛不可 忍, 不能立,不能坐,并不能臥,服辛香流氣飲,三日服五帖,重加附子、肉桂,至五七錢之多 ,絲毫無效,因服天臺烏藥散,初服二錢,滿腹如火燒, 明知藥至臍右患處,如搏物然,痛加十倍,少時腹中起蓓蕾無數,凡一蓓蕾, 下濁氣一次,如是者二三十次,腹中痛楚松快。少時痛又大作,服藥如前,腹中熱痛,起蓓 蕾,下濁氣亦如前,但少輕耳。自巳初服藥起,至亥正共服五次,每次輕一等。次一日腹微 痛,再服烏藥散,則腹中不知熱矣。以后每日服二三次,七日后腫痛全消。后以習射助陽而 體壯。 葉 四十五歲 乙酉四月二十八月 無論 瘕,雖有氣血之分,然皆系陰病結于陰部, 豈有用陰藥之理,維日已久沉寒痼冷疾,非巴豆不能除根。用∶ 天臺烏藥散 六月初九日 業已見效,未能除根,照常服前藥,早晚各五分, 瘕痛發時服二錢,舌 苔濃白,面色淡黃而暗,左脈沉細陽微,再與湯藥行濕通陽。 云茯苓塊(五錢) 益智仁(錢半) 萆 (四錢) 白蔻仁(一錢,連皮) 生苡仁(五錢) 半夏(五錢) 廣陳皮(二錢) 桂枝(二錢) 白通草(一錢) 服至舌苔退為度。 甘 二十九歲 乙酉年五月初一日 十年瘕氣,六脈弦細而緊。 淡吳萸(三錢) 烏藥(三錢) 川椒炭(五錢) 歸須(二錢) 良姜(二錢) 小茴香(五錢,炒 黑) 煮三杯,分三次服。已服五帖。 初九日 病減者減其制,每日服半帖。 王氏 四十歲 乙酉五月二十一日 六脈弦緊,心下伏梁,非易化之癥。一生憂泣,肝 之郁也,又當燥金太乙天符之年,金來克木,痛愈甚矣。與溫絡法,其吐血亦絡中寒也。 降香末(三錢) 川椒炭(二錢) 香附(三錢) 半夏(三錢) 枳實(三錢) 歸須(三錢) 公丁香(八分) 廣皮 服四帖。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