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積--卷五
<篇名>食積
屬性:金 男 四歲 幼孩手心熱,舌苔濃濁,嘔吐,食積也,法當和胃而醒脾,宜降不宜升 。 藿梗(二錢) 焦曲(錢半) 白豆蔻(三錢,研) 半夏(二錢) 雞內金(一錢) 廣皮炭( 一錢) 苡仁(二錢,研) 濃樸(錢半) 煨姜(二小片) 十三日 熱退脈平,以調理脾胃為主。 白術(二錢,炒) 廣皮炭(六分) 白扁豆(一錢) 茯苓塊(三錢) 神曲(一錢炒) 半夏 (一錢) 濃樸(六分) 山藥(一錢,炒) 二十三日 泄久脾虛,將成滯下。 濃樸(二錢) 生苡仁(三錢) 廣皮炭(錢半) 焦神曲(二錢) 云苓塊(二錢) 益智仁( 五分,煨) 廣木香(八分) 雞內金(二錢) 黃芩炭(八分) 焦白芍(一錢) 陶 二歲 乙酉七月初二 幼童手心熱甚,舌微黃,身微熱,體瘦,神不足,防成疳疾 ,與疏補中焦,兼之消食。 生苡仁(三錢) 濃樸(八分) 焦神曲(二錢) 廣皮炭(一錢) 雞內金(一錢) 云苓塊( 三錢) 益智仁(七分) 煮二小杯,分三次服,三帖而愈。 孫 九歲 丁亥七月二十五日 疳疾已久,若不急講調理飲食,則不可為矣,用藥以疏 補中焦立法。 茯苓(四錢,連皮) 雞內金(二錢,炒) 廣木香(一錢) 益智仁(錢半) 濃樸(二錢) 楂炭(錢半) 半夏(三錢) 橘皮炭(二錢) 繼男 十二月十四日 脈大浮取弦數,脾虛食滯,疳疾將成,大便頻仍,面腫腹大,與 溫宣中焦法。 益智仁(錢半) 黃芩(錢半) 橘皮(二錢) 茯苓皮(三錢) 神曲(三錢,炒) 半夏(三 錢) 苡仁(四錢) 蔻仁(一錢) 二十八日 大便后見血,乃小腸寒濕,加黃土湯法。 于前方內,去蔻仁,加蒼術炭(三錢) 熟附子(二錢) 中黃土(四兩) 再服三帖。
屬性:金 男 四歲 幼孩手心熱,舌苔濃濁,嘔吐,食積也,法當和胃而醒脾,宜降不宜升 。 藿梗(二錢) 焦曲(錢半) 白豆蔻(三錢,研) 半夏(二錢) 雞內金(一錢) 廣皮炭( 一錢) 苡仁(二錢,研) 濃樸(錢半) 煨姜(二小片) 十三日 熱退脈平,以調理脾胃為主。 白術(二錢,炒) 廣皮炭(六分) 白扁豆(一錢) 茯苓塊(三錢) 神曲(一錢炒) 半夏 (一錢) 濃樸(六分) 山藥(一錢,炒) 二十三日 泄久脾虛,將成滯下。 濃樸(二錢) 生苡仁(三錢) 廣皮炭(錢半) 焦神曲(二錢) 云苓塊(二錢) 益智仁( 五分,煨) 廣木香(八分) 雞內金(二錢) 黃芩炭(八分) 焦白芍(一錢) 陶 二歲 乙酉七月初二 幼童手心熱甚,舌微黃,身微熱,體瘦,神不足,防成疳疾 ,與疏補中焦,兼之消食。 生苡仁(三錢) 濃樸(八分) 焦神曲(二錢) 廣皮炭(一錢) 雞內金(一錢) 云苓塊( 三錢) 益智仁(七分) 煮二小杯,分三次服,三帖而愈。 孫 九歲 丁亥七月二十五日 疳疾已久,若不急講調理飲食,則不可為矣,用藥以疏 補中焦立法。 茯苓(四錢,連皮) 雞內金(二錢,炒) 廣木香(一錢) 益智仁(錢半) 濃樸(二錢) 楂炭(錢半) 半夏(三錢) 橘皮炭(二錢) 繼男 十二月十四日 脈大浮取弦數,脾虛食滯,疳疾將成,大便頻仍,面腫腹大,與 溫宣中焦法。 益智仁(錢半) 黃芩(錢半) 橘皮(二錢) 茯苓皮(三錢) 神曲(三錢,炒) 半夏(三 錢) 苡仁(四錢) 蔻仁(一錢) 二十八日 大便后見血,乃小腸寒濕,加黃土湯法。 于前方內,去蔻仁,加蒼術炭(三錢) 熟附子(二錢) 中黃土(四兩) 再服三帖。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