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虛勞第 2 頁
八月十九日 六脈弦細而緊,臟氣之沉寒可知,食難用飽,稍飽則 脹,食何物則噯何 氣, 間有胃痛時,皆腑陽之衰也。陽虛損癥,與通補臟腑之陽法,大抵勞陽者十之八九,勞陰者 十之二三,不然經何云勞者溫之。世人僉以六味八味治虛損,人命其何堪哉,暫戒豬肉介屬 。 半夏(六錢) 川椒炭(三錢) 白蔻仁(二錢) 益智仁(四錢) 小枳實(二錢) 良姜(三 錢) 茯苓塊(三錢) 生姜(五錢) 丁香(二錢) 廣陳皮(五錢) 經謂必先歲氣,毋伐天和,今年陽明燥金,太乙天符,故用藥如上,他年溫熱宜減。 二十四日 前方已服五帖,脈之緊無胃氣者和,痛楚已止,頗能加餐,神氣亦旺,照前 方減川椒一錢,丁香一錢,再服七帖,可定丸方。 三十日 前因脈中之陽氣已回,頗有活潑之神,恐剛燥太過,減去川椒、丁香各一錢, 今日 診脈,雖不似初診之脈緊,亦不是念四日之脈和肢涼,陽微不及四末之故。與前方內加桂枝 五錢,再服七帖。 丸方 諸癥向安,惟六脈尚弦,與通補脾胃兩陽。 茯苓塊(八兩) 小枳實(二兩) 生苡仁(八兩) 白蔻仁(一兩) 半夏(八兩) 于術(四 兩) 廣陳皮(四兩) 人參(二兩) 益智仁(四兩) 共為細末,神曲八兩,煎湯法丸,梧子大,每服三二錢,再服三服,自行斟酌。 備用方∶ 陽虛之體質,如冬日畏寒,四肢冷,有陽微不及四末之象,服此方五七帖,以充陽氣。 白芍(六錢) 生姜(五錢) 炙甘草(三錢) 桂枝(四錢) 大棗(三枚,去核) 膠糖(一 兩,化沖) 煮兩杯,分二次服。 此方亦可加綿黃 、人參、茯苓、白術、廣橘皮。 譚 四十七歲 乙酉八月二十八日 病后六脈弦細而緊,絕少陽和之氣,形體羸瘦,幸 喜胃旺,可以守補,與形不足者,補之以氣法。 白芍(六錢) 云茯苓塊(四錢) 生姜(三錢) 桂枝(四錢) 人參(三錢) 大棗(二枚, 去核) 炙甘草(三錢) 桂圓肉(三錢) 炙黃 (四錢) 膠糖(一兩) 陳 十九歲 脈虛數,頭目眩冒,暮有微熱,飲食減少,面似桃花,身如柳葉。 炙甘草(六錢) 大麥冬(五錢,連心) 生牡蠣(五錢) 干地黃(六錢) 阿膠(三錢) 生 鱉甲(八錢) 生白芍(六錢) 麻仁(三錢) 服二十帖紅退暈止,食進,后用專翕大生膏四斤收功。 李 四十歲 面赤舌絳,脈虛弦而數,聞婦聲則遺,令其移居大廟深處。 \x三甲復脈湯\x 炙甘草 麻仁 生牡蠣 生白芍 阿膠 生鱉甲 干地黃 麥冬(連心) 生龜板 服四十帖,由漸而效,后以天根月窟膏一整料二十四斤收功。 宗 二十五歲 粉紅色,虛數脈,頭時暈,身微熱,心悸氣短不寐,食少,與補心腎之 陰。 洋參 丹皮 蓮子(連心) 麥冬(連心朱拌) 丹參 地黃 五味子 云苓塊 炒棗仁 冰糖 服五帖漸安,后以專翕大生,朱砂為衣,一料收功。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