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肝病證 第七節 驚風第 11 頁
三、針灸療法
1.體針驚厥取穴人中、合谷、內關、太沖、涌泉、百會、印堂。高熱取穴曲池、大椎、十宣放血,痰鳴取穴豐隆,牙關緊閉取穴下關、頰車。均采用中強刺激手法。
2.耳針取穴神門、皮質下。強刺激。
四、推拿療法
高熱,推三關、透六腑、清天河水;昏迷,捻耳垂,掐委中;抽痙,掐天庭、掐人中、拿曲池、拿肩井。急驚風欲作時,拿大敦穴、拿鞋帶穴;驚厥身向前曲,掐委中穴;身向后仰,掐膝眼穴;牙關不利,神昏竅閉,掐合谷穴。
五、西醫處理
1.退熱物理降溫可用頭枕冰袋,溫濕毛巾擦身,40%-50%酒精擦浴。藥物降溫可用安乃近滴鼻或肌肉注射。
2.止驚首選安定,0.3-0.5mg/LS,最大量不超過10mg,稀釋后緩慢靜脈注射。亦可用苯巴比妥8-lOmg/kS肌肉注射或5%水合氯醛50rog/kS保留灌腸。
3.降低顱內壓抽搐時間持續15分鐘以上或反復驚厥患兒,可發生腦水腫。常用20%甘露醇1—26/ks,于20-30分鐘內快速靜脈滴注或靜脈注射。6-8小時重復1次。
<<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