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常用飲食 第十章 滋陰類第 9 頁
龜肉(《名醫別錄》)
【基原】為龜科動物烏龜的肉。
【異名】金龜、元緒。
【性味歸經】咸、甘,平。入肝、腎經。
【功效】滋陰,補血,補腎,健骨,降火,止瀉。
【應用】
1.虛勞失血咯血,咳嗽寒熱:烏龜,煮取肉,和蔥、椒、醬、油煮食。(《便民食療》)
2.痢疾便血:烏龜肉,以沙糖水拌,椒和,炙煮食之,多度。(《普濟方》)
3.熱氣濕痹,腹內急熱:龜肉同五味煮食之,微泄為效。(《普濟方》)
【使用注意】
胃有寒濕者忌服。
【現代研究】
能抑制腫瘤細胞等,并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患有肺結核、便血、咳血、痔瘡、經常手足心發熱、腿痠腳軟、慢性腎炎、肝炎者亦宜食養。
【按語】
龜的腹甲稱龜板,為滋陰益腎、養血補心之要藥。龜板煎熬成膠,作用更強。
【參考文獻】
1.《日用本草》:“大補陰虛,作羹,截久瘧不愈。”
2.《醫林纂要》:“治骨蒸勞熱,吐血,衄血,腸風血痔,陰虛血熱之證。”
3.《四川中藥志》:“治女子干病,老人尿多及流血不止。”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