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常用飲食 第十章 滋陰類第 5 頁
雞蛋(《本草經集注》)
【基原】為雉科動物家雞的卵。
【異名】雞卵。
【性味歸經】蛋清甘,涼。蛋黃甘,平。入心、腎經。
【效用】雞蛋滋陰潤燥,養心安神。蛋清清肺利咽,清熱解毒。蛋黃滋陰養血,潤燥熄風,健脾和胃。
【應用】
1.產后血暈,身痙直,口角與目外毗向上牽急,不知人:雞子一枚,去殼分清,以荊芥末6g調服(《本草衍義》)。
2.干嘔不息:破雞子去白,吞中黃數枚。(《補缺肘后方》)
3.小兒驚癇:雞子黃和乳汁,量兒大小服之。(《普濟方》)
4.小兒消化不良:蛋黃油每天5~10m1,分二次服,一療程4~5天。一般服藥1~2天后大便次數及性狀即明顯好轉,用藥4~5天可全愈。(《中藥大辭典》)
【使用注意】
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多食則令人悶滿。
【按語】
雞蛋是眾所周知的營養食品,其所含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而蛋白質中主要為嬰幼兒成長需要的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與人體蛋白質組成相近,吸收率高。雞蛋中還含有多種礦物質,鐵的含量較牛奶豐富,所以是老人、 兒童、孕產婦及病弱患者的理想食物。
【參考文獻】
1.《本草拾遺》:“雞子白,解熱煩。”
2.《本草綱目》:“雞蛋黃,補陰血,解熱毒,治下痢。”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