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常用飲食 第十章 滋陰類第 2 頁
白菜(《飲膳正要》)
【基原】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菜及其變種山東大白菜、浙江黃芽菜的葉球。
【異名】菘菜。
【性味歸經】甘,平。入胃、腸、肝、腎、膀胱經。
【功效】清熱除煩,通利腸胃,利尿。
【應用】
1.發熱口渴,大小便不利:白菜用開水煮湯食。(《食物與治病》)
2.發背:菘菜汁1000ml,每日服之。(《傷寒類要》)
【使用注意】
氣虛胃寒者不宜多食。
【按語】
白菜古稱為菘,以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有松之操故名。其性甘淡平和,作菜肴與肉同煮則味美,養胃益人,治療作用較弱,久食也無明顯副反應。
【參考文獻】
1.《食療本草》:“白菜,發諸風冷,有熱食之,亦不發病。”
2.《滇南本草》:“主消痰,止咳嗽,利小便,清肺熱。”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頁 >>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