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皮膚病及性傳播疾病 第四節 黃水瘡第 2 頁
[鑒別診斷]
一、水痘多見于冬春季,發病前常有發熱、全身不適等癥狀,皮損為綠豆至黃豆大小、形態較一致的水皰,向心性分布,化膿與膿痂輕微,索侵及粘膜。
二、,膿窩瘡常因虱病、疥瘡、濕疹、蟲咬性皮炎等染毒而成,膿皰壁較厚,破后凹陷成窩,結成厚痂。
[辨證論治]
一、內治法
(一)暑濕熱蘊膿皰密集,色黃,周圍繞以紅暈,糜爛面鮮紅;伴有口干,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濡滑數。,
辨證分析:夏令暑濕熱邪熏蒸,蘊結于肌膚,故見膿皰密集,色黃,周圍繞以紅暈,糜爛面鮮紅;暑為陽邪,傷津耗液,則口干,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濡滑數為暑濕熱蘊之象。
治法:清暑利濕解毒。
方藥:清暑湯加減。熱重煩躁者,加黃連、山梔等以清熱除煩;大便于結者,加生大黃以瀉滯導熱。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