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命名“阿是穴”
終南山里有位老獵人,由于長年在外,得了腿痛病,發作時難以忍受。他多方求醫無效,后來聽說長安城有個“藥王”孫思邈,醫術非常高明,于是他來到長安求醫。孫思邈就給他服藥、扎針,但治了將近半個月,病卻不見好轉,他想,除了針十四經穴,是不是可以另尋新穴呢?他又擔心會出什么危險,就先在自己身上試扎了數次。然后請老獵人躺在炕上,手指在腿上一分一寸地掐試針穴,并不停地問這里疼不疼?老獵人回答不是……當他掐到有個穴位時,老獵人突然大喊:“啊,是!”孫思邈便掐住這個點,毫不猶豫地把銀針扎入這個穴位,過了一會兒,老獵人腿痛減輕了。因為療效顯著,孫思邈就記下這個新穴位。第二天又找到了一個點,就這樣扎了7天針,換了5個穴位,老獵人的腿痛病終于痊愈了。此后,孫思邈思忖給這些新穴位命名,忽然想起老獵人的喊聲,于是就將這些經外奇穴稱為“阿是穴”,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阿是穴”始于《備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成痛處,即云阿是。灸刺借驗,故云阿是穴也。”因其無固定名稱與位置,以病痛局部或壓痛點為腧穴,故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的作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