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公布屠蘇酒
唐朝初年南方時有瘟疫發生,孫思邈在常州一帶行醫,不舍晝夜搶救病人。經過半個月的努力,瘟疫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過了不久,又從小孩到大人流行起來。為了長期地預防和治療此病,他經過潛心研究,發現葛洪《肘后備急方》中有預防瘟疫的藥方——“屠蘇酒”。他便精心配制藥酒,讓未得病的人喝,結果瘟疫再也沒有發生。他為了普及防疫知識,便找來一大張黃絹,把藥物組成及炮制方法全部寫在上邊,張榜公布在屠蘇庵山門的柱子上,讓人們廣泛傳抄。后來歲末飲“屠蘇酒”,便成為江南各地流行的習俗,而且還傳到日本等國。自此人們對他這種重視普及、從不保守的可貴精神大力傳誦。
屠蘇酒由大黃、川椒、白術、桂心、桔梗、烏頭、菝葜等組成。原方制法是將藥細切,以絹囊包貯,十二月晦日正中時懸至井中至泥,正月朔旦取藥,置酒中,煮數沸,先從小量飲起,多少不拘。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