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
病名。見《時疫白喉捷要》。又名白纏喉、白菌。是一種急性傳染病。常發(fā)于秋冬久睛不雨,氣候干燥之季。《重樓玉鑰》:“喉間起白如腐一癥,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惟小兒尤甚,且多傳染。”癥見咽喉疼痛,吞咽尤甚,繼之一側或兩側喉核(扁桃體)處出現(xiàn)白點,白點迅速蔓延,成為乳白色或灰白色邊界清楚有光澤之假膜,假膜迅速蔓延至懸雍垂及喉關內外,不易剝脫,若用力剝除,則易出血,迅即為新假膜所覆蓋。假膜堅韌不易搗碎。兼頭痛身疼,微熱或寒熱交作,疲乏,胸悶煩躁,口臭鼻寒。若白膜蔓延至喉關內或會厭下,則呼吸困難,鼻煽唇青,心悸怔忡等。多因肺胃素虛,復感時行疫癘之邪毒,邪毒從口鼻入,疫毒搏結于咽喉所致。屬陰虛肺燥,宜養(yǎng)陰清肺,方用養(yǎng)陰清肺湯;屬陽熱偏盛,癥見咽喉痛閉,飲水作嗆,目紅聲嘶,口出臭氣者,治宜瀉熱解毒,用神仙活命湯;若痰火阻塞,喉聲如鋸,宜清肺降痰,用猴棗散加土牛膝根、葶藶子、大黃、礞石、竹瀝之類。針刺取合谷、少商、天突、足三里、內庭。禁忌升提、發(fā)汗、大下等。臨床發(fā)現(xiàn)病人,應隔離、消毒,報告疫情。白喉病較危重,一經誤治則多至不救,故有五條治療禁忌:
①忌升提涌吐。
②忌溫散發(fā)汗。
③忌大下亡津。
④忌刀針。
⑤忌病重藥輕。
⑥忌苦寒助燥。此外,本病應與習慣上稱為白喉的某些虛寒性咽喉疾患相區(qū)別。如虛寒白喉等。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fā)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y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y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y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y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fā)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yī)藥發(fā)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fā)展規(guī)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