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識別真假蓽茇
中醫教你識別真假蓽茇
蓽茇又稱蓽撥、鼠尾,為胡椒科植物蓽茇的未成熟果穗。每年九、十月份,果實由黃變黑時摘下,曬干即可入藥。其性熱,味辛,具有溫中、散寒、下氣、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療心腹冷痛、嘔吐吞酸、腸鳴泄瀉、冷痢、陰疝、頭痛、鼻淵、齒痛等癥,為治療脾腎虛寒之要藥。藥用有從印尼、菲律賓和越南等國進口,我國云南、廣東等地亦產。市場上有用同科植物假蒟未成熟的果穗冒充蓽茇使用,要注意鑒別。
真品蓽茇
果穗呈圓柱狀,稍彎曲,長2~4.5厘米,直徑5~8毫米。總果柄多己脫落。表面黑褐色,由多數細小的瘦果聚集而成,排列緊密整齊,形成交錯的小突起。小瘦果略呈圓球形,被苞片,直徑約1毫米;質堅硬,斷面微紅,胚乳白色;聞之有特異的香氣,味麻辣,類似胡椒。
偽品假蒟
外觀呈長橢圓形,長0.8~2厘米,直徑0.4~0.8厘米,身長比正品短,基部近無果柄,表面黑棕色或黃棕色,亦有多數卵形或球形小漿果突起,但排列不整齊,表面亦無苞片;質較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可見球狀紅棕色種子;聞之無真品蓽茇的特殊香氣,僅有微香,辣味也稍遜正品,且無麻舌的感覺。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蓽茇提煉出的精油對白色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蠟樣芽胞桿菌及大腸桿菌等多種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而偽品假蒟不具有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蓽茇藥用,誤用偽品會貽誤治療,故應仔細辨別。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