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骨的功效與作用第 2 頁
4、《本草述》:龍骨可以療陰陽乖離之病。如陰之不能守其陽,或為驚悸,為狂癇,為譫妄,為自汗盜汗。如陽之不能固其陰,或為久泄,為淋,為便數,為齒衄、溺血,便血,為赤白濁,為女子崩中帶下,為脫肛。或陰不為陽守,陽亦不為陰固,為多夢泄精,為中風危篤,種種所患,如斯類者,咸得借此以為關捩子,而治以應證之劑。
5、《本經逢原》:澀可以去脫,龍骨入肝斂魂,收斂浮越之氣。其治咳逆,泄利膿血,女子漏下,取澀以固上下氣血也。其性雖澀,而能入肝破結。癥瘕堅結,皆肝經之血積也;小兒熱氣驚癇,亦肝經之病,為牛黃以協濟之,其祛邪伐肝之力尤捷。其性收陽中之陰,專走足厥陰經,兼入手足少陰,治多夢紛壇,多寐泄精,衄血吐血,胎漏腸風,益腎鎮心,為收斂精氣要藥。有客邪,則兼表藥用之。又主帶脈為病,故崩帶不止,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止澀藥中加用之。止陰瘧,收濕氣,治休息痢,久痢脫肛,生肌斂瘡皆用之。但收斂太過,非久痢虛脫者,切勿妄投;火盛失精者誤用,多致溺赤澀痛,精愈不能收攝矣。
6、《本草經百種錄》:龍骨最粘澀,能收斂正氣,凡心神耗散,腸胃滑脫之疾,皆能已之。且斂正氣而不斂邪氣,所以仲景于傷寒之邪氣未盡者亦用之。
7、《本草求真》:龍骨功與牡蠣相同,但牡蠣咸澀入腎,有軟堅化痰清熱之功,此屬甘澀入肝,有收斂止脫鎮驚安魄之妙,如徐之才所謂澀可止脫,龍骨牡蠣之屬。白地錦紋,舐之粘舌者佳。
8、《本草經讀》:驚癇顛痙,皆肝氣上逆,挾痰而歸迸入心,龍骨能斂火安神,逐痰降逆,故為驚癇顛痙之圣藥。痰,水也,隨火而生,龍骨能引逆上之火、泛濫之水,而歸其宅,若與牡蠣同用,為治痰之神品。今人只知其澀以止脫,何其淺也。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