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后半夏的不同功效
炮制后半夏的不同功效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塊莖。生品味辛,性溫,有小毒。歸脾、胃、肺經。功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適用于濕痰咳嗽、痰多或痰逆頭眩,胃氣上逆,惡心嘔吐,胸脘痞悶,梅核氣以及癭瘤痰核、癰疽腫毒等。半夏與秫米配伍,可用于胃不和而臥不安。
但生半夏有毒,禁止內服,否則可引起舌、口腔咽喉麻木、腫脹,造成流涎,張口困難,言語不清,聲音嘶啞,甚至窒息,停止呼吸等癥狀;又因其有毒,肝腎功能不全者及妊娠婦女忌用。半夏使用時多需要炮制,半夏因炮制的方法不同,炮制后的半夏功效也就不同。
清半夏 用白礬炮制的半夏。炮制后的半夏為橢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片狀。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見灰白色點狀或短線狀錐管束跡,有的殘留栓皮處下方顯淡紫紅色斑紋。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呈角質。氣微,味微澀、微有麻舌感。有燥濕化痰的功效。
姜半夏 用姜炮制過的半夏。炮制后的半夏為片狀、不規則顆粒狀或類球形,表面棕色至標褐色,質硬脆,斷面淡黃棕色,常具角質樣光澤,氣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有降逆止嘔的功效。
法半夏 用生石灰炮制過的半夏,為淡黃白色、黃色或棕黃色。質較松脆或硬脆,斷面黃色或淡,質稍硬脆。氣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粉末淡黃色至黃色。健脾燥濕要用法半夏。
此外還有化痰消食用的半夏曲,燥性大減、多用于濕痰兼陰虛者的青鹽半夏,功善清熱化痰的竹瀝半夏,生半夏多外用于癰疽腫毒。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