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識別真假太子參
中醫教你識別真假太子參
太子參又名孩兒參、童參,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生于林下富腐殖質的深厚土壤中,每年大暑前后采挖,洗凈泥土,入沸水中浸燙,約3~5分鐘后取出曝曬,當須根干時,即將須根除去,然后曬至全干即可入藥。其性微溫,味甘苦,入心、脾、肺三經,具有補肺、健脾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等癥。《飲片新參》曰:太子參“補脾肺元氣,止汗生津,定虛悸。”《本草從新》亦載:“太子參,雖甚細如參條,短緊結實,而有蘆紋,其力不下大參。”為常用的補氣益血、健脾生津之藥。市場上有以淡竹葉根的干燥塊根冒充太子參,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太子參
外呈細長條形或長紡錘形,稍彎曲,長約3~10厘米,直徑約3~6毫米左右,表面黃白色,較光滑,微有縱皺紋,頂端常有殘存的莖痕,凹陷處有須根痕,下端漸細如老鼠尾巴;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淡黃白色而亮,角質樣,或類白色,有粉性;聞之氣微,口嘗味微甘。
偽品淡竹葉干燥的塊根
外觀亦呈紡錘形或細長條形,略彎曲,但兩端細長,有絲狀開裂,長1.5~5厘米,直徑約2~5毫米,表面為灰黃色或黃白色,有細密扭曲的縱皺紋和殘留須根;雖質也硬而脆,角質,但斷面多呈黃褐色,有黃白色的細木心。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太子參含有果糖、淀粉、皂苷、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成分,是一味很好的清補之品,有強壯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心肺功能,其滋補效力遜于人參,但它的長處在于藥性十分平穩,適合長期大量服用,因此深受人們的歡迎,太子參堪稱難得的清補佳品,故特別適用于體弱的嬰幼兒服用,而偽品淡竹葉根既不與太子參為同科植物,所含成分亦不同,且不具備太子參的上述功效,故不可代替太子參使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