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識別真假吳茱萸
中醫教你識別真假吳茱萸
吳茱萸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果實,性溫,味辛苦,有毒。具有溫中、止痛、理氣、燥濕的功效,用于治療嘔逆吞酸、厥陰頭痛、臟寒吐瀉、脘腹脹痛、口瘡潰瘍、齒痛、疝氣、腳氣、濕疹及黃水瘡等癥,為開郁化滯、逐冷降氣的常用藥。市場上有以同科植物臭辣樹的未成熟或將近成熟的果實冒充吳茱萸,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吳茱萸 外觀呈五棱狀扁球形,直徑2~5毫米,高約1.5~3毫米,表面綠色或綠褐色,粗糙,有細皺紋及鬃眼(學名油室),頂部平截,中間有凹窩及5條裂縫,有時在裂縫中央有突起的柱頭殘存,基部有花萼及果柄,果柄方圓形,長約3毫米,棕綠色,密布毛茸;橫切面可見子房5室,每室有淡黃色種子1~2枚,種子富油性,質堅易碎;聞之香氣濃烈,口嘗味苦微辛辣。
偽品臭辣子 外觀呈星狀扁球形,直徑4~8毫米,比正品個稍大,多由4~5枚離生的蓇突果組成,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亦粗糙,有皺紋,但突出的油點沒有正品吳茱萸明顯。頂端呈梅花狀深裂,果柄的絨毛少;橫切面亦可見子房5室,每室亦有種子1粒,但呈橢圓形,且為黑褐色,種子上有凸起的皺紋;聞之無濃烈香氣,但有股特殊氣味,口嘗味苦但無辣味。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吳茱萸煎劑對霍亂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10%水浸劑對絮狀表皮癬菌等11種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提取物能興奮中樞神經,有較好的鎮痛、催眠作用,并能增加頸動脈血流量,增強腎上腺素作用,提高脊髓反射的興奮性,松弛小腸平滑肌,提高橫紋肌張力,還有顯著的驅蛔作用,而偽品臭辣子雖為同科植物,但不具這些功效,故不可代替吳茱萸藥用。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