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煎幾次為宜
中藥常識:中藥煎幾次為宜
湯劑的煎煮次數,以多次煎比一次長時間煎熬為佳。煎藥是藥物中成分溶出的過程,完全符合浸出原理。藥物中所含的生物堿鹽類、甙類、有機酸及有機酸鹽類、糖類、鞣質、蛋白質、色素、酶類等多種成分幾乎都能溶于水中,樹脂與脂肪油雖不溶于水,但與其他成分一起,也能部分溶解,因此造成了藥材內外濃度差,有效成分從組織內向外滲出,當藥材內外濃度相等,即處于平衡狀態時,溶出停止。此時必須濾取藥液,在藥渣中再添加水,使其重新建立濃度差,只有這樣才有利于藥材的成分繼續溶出。實驗證明,湯劑煎煮兩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故需煎煮兩次或三次。以白頭翁湯為例,只煎一次,則90%以上的黃連、黃柏被浪費掉,而且使療效降低。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