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先煎后下有原則
中藥湯劑要注明先煎、后下、包煎、溶化和沖服。一般的藥可以同時在一起煎。為了充分發揮藥效,醫生往往在 所開的處方某味藥旁加注"先煎"、"后下"等字樣。
(1)先煎、礦石類的藥物,因堅實難煎出有效成分,應打碎先煎。方法是先煎沸10分鐘~20分鐘,然后再入其它藥同煎。需先煎的有磁石、代赭石、龍骨、牡蠣、龜板、鱉甲、珍珠母、生石膏、瓦楞子等。質輕量大的植物藥如蘆根、夏枯草、竹茹等,也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其藥汁代水煎其它藥。有毒的藥也應先煎一小時以減低其毒性,如半夏、生附子等。
(2)后下,用其揮發油取效的藥,應在其它藥已煎煮10分鐘~15分鐘后,再把需后下的藥加進去同煎,一起煎5分鐘~15分鐘即可。后下的有薄荷、香薷、木香、細辛、銀花、紫蘇、砂仁、豆寇等氣輕力薄之藥。
(3)包煎、小粒種子和有細毛的藥物用紗布包好和其它藥物一起煎,以防止煎好后藥液混濁、粘罐底及減少對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需包煎的有滑石、青黛、紅花、旋復花、車前、葶藶子、赤石脂等。
(4)溶化(烊化),或粘附它藥影響療效,因此必須放在容器內隔水燉化或加少量水煮化后,再加入其它藥物之藥汁同服。溶化的藥有阿膠、龜膠、鹿膠、蜂蜜、飴糖等。
(5)沖服、丹劑、小丸、自然汁及某些用量少的貴重藥,用溫開水沖服。需沖服的藥有牛黃、麝香、沉香末、肉桂末、田三七、紫雪丹、六神丸、生藕汁等。
此外,還有"另煎"。某些貴重藥如人參,應切成小片,放入加蓋盅內,隔水燉2、3小時,然后和其它藥物煎取的藥液同服。既減少同煎時被它藥吸收,又盡量保持其有效成分。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