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真假白藥子
白藥子又名白藥、白藥根,為防己科植物金線吊烏龜的塊根,多生于陰濕山坡、路旁或溪邊、林緣。每年秋季采挖,洗凈泥土,切片曬干即可入藥。其性涼,味苦辛,具有清熱消痰、涼血解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療咽痛喉痹、咳嗽、吐血、衄血、金創出血、熱毒癰腫、瘰疬等癥,為無毒而能解毒的辛寒之藥。市場上有以百合科植物卷葉黃精的干燥根莖冒充白藥子,使用時注意鑒別。
真品白藥子:完整的干燥塊根呈橢圓形或扁圓形,表面暗褐色,外表皺縮。制成飲片多已切成片狀,橫切片徑4~8厘米,厚1~2厘米,切片白色;質脆,易折斷,斷面較粗糙,粉質,有環形輪紋,有時見有偏心性車輪狀木心;氣微,聞之無味,口嘗味淡而微苦。
偽品卷葉黃精:為圓形或不規則的厚片,直徑1.5~4.5厘米,厚1.5~6厘米,多數比正品片小而厚,表面黃棕色,有淺棕色的小點,外皮具環形節痕及細皺紋;質硬,斷面灰棕色,無車輪狀木心;雖也氣微,但口嘗味甜而苦。
從以上特征可辨別白藥子的真偽,F代藥理研究表明,白藥子所含的異漢防己堿有消炎、鎮痛、退熱的作用,并能抑制結核桿菌,對酒精中毒亦有良好的解毒作用,而偽品不具這些功效,故不可代正品使用。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