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年益壽食玉泉
玉泉,即口中的唾液。古代食玉泉的方法常用的有兩種。一是單食法,二是配合氣功導引服食法。前者簡便易學,即以舌舔上腭,漱口中唾液,使其漸盈滿口,灌至舌根,然后分3次咽下去,如此三度九咽。吞津的時間應在朝旦未起身之時為好。我就學這種方法,一練就是10年,以前的胃腸疾病和牙痛現在都好多了。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描述漢代一名叫蒯京的道人,每天早晨服食玉泉,活了120余歲,面色紅潤、牙齒堅固,像一名壯年人。孫思邈還將玉泉和叩齒配合應用,稱為煉精。
南朝梁代的養生學家陶宏景說:食玉泉者,令人延年,除百病。并在《養性延命錄》中指出,每餐后漱玉泉滿口咽之,可治療發血之窮、齒骨之窮、爪筋之窮。另外,漱咽津液能使災病不得干預。元代李鵬飛所撰寫的《三元參贊延壽書》中,描述食玉泉津液后便兀然放身,心同太虛,身若委衣,百慮俱遣。因此,久久行之,氣血流暢,自然延壽也。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描述漢代一名叫蒯京的道人,每天早晨服食玉泉,活了120余歲,面色紅潤、牙齒堅固,像一名壯年人。孫思邈還將玉泉和叩齒配合應用,稱為煉精。
南朝梁代的養生學家陶宏景說:食玉泉者,令人延年,除百病。并在《養性延命錄》中指出,每餐后漱玉泉滿口咽之,可治療發血之窮、齒骨之窮、爪筋之窮。另外,漱咽津液能使災病不得干預。元代李鵬飛所撰寫的《三元參贊延壽書》中,描述食玉泉津液后便兀然放身,心同太虛,身若委衣,百慮俱遣。因此,久久行之,氣血流暢,自然延壽也。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