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養生:防病助陽調肝
立春養生:防病助陽調肝
2月4日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始,《群芳譜》中說:“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于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還沒有真正地拉開。立春養生有“三要”,即防病、助陽、調肝。
立春養生:防病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后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死、精神病等。因此對于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死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如何防病呢?首先要注意適時增減衣服,尤其是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加之陽氣日漸生發,容易引發容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冬春季傳染病及宿疾。所以俗語有“春不減衣,秋不戴帽”之說。立春氣溫還未轉暖,慎減冬衣,保持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初春的環境溫度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
在立春后,防病要特別注意防風,除了穿衣之外,系圍巾、戴帽子也是防風的有效措施。《黃帝內經》記載,“風為陽邪,易襲陽位”,意思是風邪傷人,容易侵犯到頭頸、后背等身體部位。這些部位還有風池、風府、風門等和“風”相關的重要穴位,如果能夠系圍巾和戴帽子,就能夠保護這些部位和穴位,從而預防風邪侵襲。所以在中國西北如陜西等地多風的地區,老百姓有系白羊肚頭巾的習俗。“風邪上受,首先犯肺”,注意口鼻保健,多風、多霧的天氣下戴口罩對于預防疾病也很有必要。
平常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冒、犯哮喘、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可以在風池、風府、風門、命門等穴位進行艾灸,有一定的預防疾病的作用。另外,中醫古方“玉屏風散”也有提高呼吸系統抵抗力的效果。堅持服用一段時間可以提高免疫力。
- 相關文章
-
立春養生保陽氣
二十四節氣之立春養生篇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