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貝第 2 頁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7 7:13:46 

3. 甘肅貝母 別名: 岷貝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百合花 Liliaceae
多年生草本,高20~30(~45)cm。鱗莖圓錐形。莖最下部的2片葉通常對生,向上漸為互生;葉線形,長3.5~7.5cm,寬3~4mm,先端通常不卷曲。單花頂生,稀為2花,淺黃色, 有黑紫色斑點;葉狀苞片1,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被片6,長2~3cm,蜜腺窩不明顯;雄蕊6,花絲除頂端外密被乳頭狀突起;柱頭裂片通常很短,長不到1mm,極少達2mm。 蒴果棱上具寬約1mm的窄翅。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于海拔2800~4400m的灌木叢中或草地上。
分布于甘肅、四川和青海等省。
4. 棱砂貝母 別名:爐貝、德氏貝母、阿皮卡(西藏)、雪山貝(云南)。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百合科 Liliaceae
多年生草本,高20~30(~40)cm。鱗莖長卵形。葉互生,較緊密地生于植株中部或上部1/3處,葉片窄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2~7cm,寬1~3cm,先端不卷曲。單花頂生,淺黃色, 具紅褐色斑點;外輪花被片長3.2~4.5cm,寬1.2~1.5cm,內輪花被片比外輪的稍長而寬;雄蕊6; 柱頭裂片長約1mm。蒴果棱上的翅寬約1mm,縮存花被常多少包住蒴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海拔3000~4700m的流砂灘上的巖石縫隙中。
分布于四川、云南、青海和西藏等省區。
[采制]采挖季節因地而異,西北地區多在雪融后上山采挖; 青海一帶一般在7月采挖;四川、云南及甘肅地區約在5月間采挖。挖出后,洗凈,用礬水擦去外皮; 亦有用鹽水浸泡后曬干或用木炭烘焙至干,然后用硫黃熏后再曬干。
[藥材及產銷]暗紫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unibracteatae 主產于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 本品是商品川貝第 2 頁母的主要來源。主銷華東、華南地區并出口。川貝第 2 頁母 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主產于西藏南部至東部、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本品是商品川貝第 2 頁母的主要來源之一。主銷華東、華南地區和部分出口。甘肅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przewalskii 主產于甘肅南部、 青海東部和南部以及四川西部。梭砂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delavayi 產于青海玉樹,四川甘孜、德格等地者,色白、質實、粒勻,稱白爐貝;產于昌都、四川巴塘和云南西部者,多黃色,粒大,質松, 稱黃爐貝,因具虎皮黃色,亦稱虎皮貝,過去集散于打箭爐(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縣), 故名爐貝。主銷華北。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