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白菊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7 7:08:29 

中藥詳解:山白菊
【山白菊的功效介紹】:
山白菊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野白菊(《植物名實圖考》),小雪花、白升麻(《貴州民間藥物》),山馬蘭、三脈葉馬蘭、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月霜、八月白、白馬蘭(《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山白菊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山白菊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
莖直立,基部光滑或被毛。
葉互生,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2.5~10厘米,寬1~2.5厘米,先端鈍,基部狹,邊緣有疏鋸齒,兩面均粗糙有毛,脈3條,明顯。
頭狀花序頂生,排列成傘房狀;總苞半圓形,苞片2~3列,邊緣薄;舌狀花白色,管狀花黃色。
瘦果扁平,冠毛豐富,銹色或暗白色。
花期秋季。
生于路邊、水溝邊、曠野草叢中。
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采集】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
【化學成分】含黃酮甙類、皂甙類,以及醣類、酯類、鞣質、蛋白質、氨基酸、葉綠素等。
根部主要含皂甙類(主要為甾體皂甙),而無黃酮類;地上部分(莖、葉)主要含黃酮甙類,而無皂甙。
皂甙類的祛痰作用較好,黃酮甙類的止咳作用較好,故一般以帶根全草入藥。
【性味】苦辛,涼。
①《植物名實圖考》:涼。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苦辛,涼。
【山白菊的功效介紹】:
山白菊 (《貴州民間藥物》)
【異名】野白菊(《植物名實圖考》),小雪花、白升麻(《貴州民間藥物》),山馬蘭、三脈葉馬蘭、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月霜、八月白、白馬蘭(《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山白菊的帶根全草。
【植物形態】山白菊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
莖直立,基部光滑或被毛。
葉互生,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2.5~10厘米,寬1~2.5厘米,先端鈍,基部狹,邊緣有疏鋸齒,兩面均粗糙有毛,脈3條,明顯。
頭狀花序頂生,排列成傘房狀;總苞半圓形,苞片2~3列,邊緣薄;舌狀花白色,管狀花黃色。
瘦果扁平,冠毛豐富,銹色或暗白色。
花期秋季。
生于路邊、水溝邊、曠野草叢中。
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
【采集】夏、秋采收,鮮用或曬干。
【化學成分】含黃酮甙類、皂甙類,以及醣類、酯類、鞣質、蛋白質、氨基酸、葉綠素等。
根部主要含皂甙類(主要為甾體皂甙),而無黃酮類;地上部分(莖、葉)主要含黃酮甙類,而無皂甙。
皂甙類的祛痰作用較好,黃酮甙類的止咳作用較好,故一般以帶根全草入藥。
【性味】苦辛,涼。
①《植物名實圖考》:涼。
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苦辛,涼。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
www.ibe2005.net 版權所有:中醫五絕網 聯系電話:0312—3901862 郵編:072761 支持單位:涿州市五絕指針療法研究所
電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信息產業 冀ICP備11023339號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請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就醫;某些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共享資源,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通知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