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紫貝母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7 6:56:12 

中藥詳解:暗紫貝母
中文名:暗紫貝母
拉丁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
中文名:百合科
拉丁名:Liliaceae
中文名:貝母屬
拉丁名:Fritillaria
國內分布:產四川西北部(松潘、若爾蓋、馬爾康、刷經寺、洪源、理縣)和青海東南部(興海、河南、果洛、班瑪)
海 拔:3200-4500
命名來源:[Acta Phytotax. Sin. 15(2): 39.f.4: 2-3. 1977]
中國植物志:14:109
英文植物志:24:131
川貝母—暗紫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Unibracteatae
(英) Unibract Fritillary Bulb
【別名】 烏花貝母、松貝母。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暗紫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 的鱗莖。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5~23cm。鱗莖直徑6~8mm。葉多對生,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3.6~5.5cm,寬3~5mm。花單生,葉狀苞片1枚;花被片長2.5~2.7cm,深紫色,有黃褐色小方格,寬6~10mm;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一半,花藥近基著;柱頭裂片很短,長約0.5~lmm。蒴果長1~1.5cm,寬1~1.2cm,有棱,棱上具狹翅,寬約1mm。花期6月,果期8月。
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主產四川、青海、甘肅。
【采制】 7~9月苗未枯萎時采挖,帶泥曝曬或微火烘,隨時用竹、木器翻動,至表皮現粉白色時篩去泥士,裝入麻袋,輕輕撞去附土及老皮,再曬干。
【性狀】 鱗莖圓錐形或心臟形,直徑5~9mm,高4~8mm。表面類白色,較光滑。外層兩枚鱗葉大小懸殊,大鱗葉緊裹小鱗葉,小鱗葉露出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端較尖或鈍圓,多閉合,底部較平整,微凹入。內有細小鱗葉及心芽。氣微,味微甜。
【化學成分】 含去氫川貝堿(chuanbeinone)、西貝素(imperialine)。
【性味】 性微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
拉丁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
中文名:百合科
拉丁名:Liliaceae
中文名:貝母屬
拉丁名:Fritillaria
國內分布:產四川西北部(松潘、若爾蓋、馬爾康、刷經寺、洪源、理縣)和青海東南部(興海、河南、果洛、班瑪)
海 拔:3200-4500
命名來源:[Acta Phytotax. Sin. 15(2): 39.f.4: 2-3. 1977]
中國植物志:14:109
英文植物志:24:131
川貝母—暗紫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Unibracteatae
(英) Unibract Fritillary Bulb
【別名】 烏花貝母、松貝母。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暗紫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 的鱗莖。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5~23cm。鱗莖直徑6~8mm。葉多對生,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3.6~5.5cm,寬3~5mm。花單生,葉狀苞片1枚;花被片長2.5~2.7cm,深紫色,有黃褐色小方格,寬6~10mm;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一半,花藥近基著;柱頭裂片很短,長約0.5~lmm。蒴果長1~1.5cm,寬1~1.2cm,有棱,棱上具狹翅,寬約1mm。花期6月,果期8月。
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主產四川、青海、甘肅。
【采制】 7~9月苗未枯萎時采挖,帶泥曝曬或微火烘,隨時用竹、木器翻動,至表皮現粉白色時篩去泥士,裝入麻袋,輕輕撞去附土及老皮,再曬干。
【性狀】 鱗莖圓錐形或心臟形,直徑5~9mm,高4~8mm。表面類白色,較光滑。外層兩枚鱗葉大小懸殊,大鱗葉緊裹小鱗葉,小鱗葉露出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端較尖或鈍圓,多閉合,底部較平整,微凹入。內有細小鱗葉及心芽。氣微,味微甜。
【化學成分】 含去氫川貝堿(chuanbeinone)、西貝素(imperialine)。
【性味】 性微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 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熱燥咳、干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