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甑草
www.ibe2005.net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7-4-17 6:25:24 

中藥詳解:盆甑草
釋名 牽牛子、狗耳草。
氣味 (子)苦、寒、有毒。
主治
1、大便不通。用牽牛子半生半熟,研為末。每服二錢,姜湯送下。又方:加大黃等分。又方:加生檳榔等分。
2、水盅脹滿。用白牽牛、黑牽牛各取頭末二錢,大麥面四兩,和成燒餅,臨星時烙熟食下,以茶送服。降氣為驗。
3、水腫尿澀。用牽牛研末,每服一匙,以小便通利為度。
4、浮腫氣促,坐臥不安。用牽牛子二兩,微炒,搗成末,浸烏牛尿中一夜,天明后加入蔥白一把,煎開十多次,分二次安心服下。水從不便排出。
5、腳腫。用牽牛子搗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生姜湯送下。服藥至小便通利為止。
6、小兒腫病,大小便不利。用黑牽牛、白牽牛各二兩,炒取頭末,加水和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二十丸,蘿卜煎湯送下。
7、風熱赤眼,用白牽牛末,加蔥白同煮,研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蔥湯送下,服畢,睡半時。
8、臉上粉刺。用黑牽牛末,調入面脂藥中,每日洗搽臉部。
9、一切癰疸,無名腫毒。用黑白牽牛各一合,布包捶碎,加好醋一碗,熬至八成,露一宿,次日五更溫服。以大便出膿血為妙。此方名“濟世散”。
【又】盆甑草,即牽牛子也。秋節后斷之,狀如盆甑。其中有子,似龜蔓署預。(出《酉陽雜俎》)
盆甑草,就是牽牛子。中秋節之后它就不再生長。形狀像小盆,里邊有籽。此草像龜蔓署預。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