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醫藥的漢語稱謂第 2 頁
二是某些少數民族的族名簡寫以后,容易發生歧義,如東鄉族、毛南族、布依族、高山族、拉祜族、京族、水族、土族的傳統醫藥,宜稱“東鄉醫藥”,“毛南醫藥”“布依醫藥”“高山醫藥”“拉祜醫藥”“京族醫藥”“水族醫藥”“土族醫藥”,不宜簡稱為東醫藥、毛醫藥、布醫藥、高醫藥、拉醫藥、京醫藥、水醫藥、土醫藥;
三是有些少數民族的族名簡寫以后,容易誤解為形容詞,如“怒族醫藥”“白族醫藥”,不宜簡稱為怒醫藥、白醫藥。
四是土家醫藥,是土家族的傳統醫藥。我國除了土家族以外,還有一個土族。所以把“土家醫藥”和“土族醫藥”明確分開,不致混淆。
五是哈薩克族醫藥,近幾年已簡稱為“哈醫藥”了。于是,哈尼族醫藥就叫“哈尼醫藥”。
六是還有若干少數民族,是跨境民族。在我國境內是少數民族,在境外鄰國,可能是大民族或主體民族。在境外,他們的民族傳統醫藥可能已經淘汰,至少無意利用或不可能去振興。而在我國,認為每個民族在歷史上都有自己的醫藥創造和醫藥積累,本著尊重文化多樣性的精神,始終尊重他們的傳統文化和傳統醫藥,并不同程度地開展了發掘整理工作。不論其內容多寡,成效如何,我們都列在其中,給它們留下位置。它們的名稱凡已經簡化且合理的,根據約定俗成的原則,可以繼續簡化,如“朝醫藥”“哈醫藥”;有的不宜簡化,就保持其全稱,如俄羅斯族醫藥、吉爾吉斯族醫藥、塔吉克族醫藥、烏孜別克族醫藥。
這樣,無論從學術上講還是從工作上講,簡化是必要的,能減去“族”字的就減去“族”字,能簡化名稱的就簡化名稱。但一般來說,例外太多,原則就不存在了。與其如此,我們把原則和例外結合起來。為了不至于產生錯亂,不妨笨事笨做,把各民族醫藥的漢文名稱逐一列出,規范如下(排序出自《中國民族年鑒》):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