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醫藥文化第 2 頁
李時珍因其對世界醫學發展的重大貢獻,被世界和平理事會評為“世界文化名人”;《本草綱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世界記憶名錄》;郭沫若稱贊他為“醫中之圣”;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故事也是小學語文教材的一篇課文,雖然教材在變,但是一直到今天,李時珍的故事仍保留在各版語文教科書中!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畢生致力于醫學研究和著書立說,現僅存其編纂的《本草綱目》《瀕湖脈學》和《奇經八脈考》三種。其中《本草綱目》是一部劃時代的巨著,被世界譽為“綠色圣經”,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藥學研究及臨床實踐等多方面成果的系統總結。這部巨著是李時珍根據古籍記載的研究及自己長期的親身實踐,詳細介紹了藥物的名稱、產地、氣味、形態、栽培、采集、炮制,創立了綱目體例,改善了藥物的分類,并補充了大量的藥物資料,豐富了炮制學的方法,同時也糾正了歷代本草的不少錯誤。《本草綱目》共收載藥物1892種,其中整理《證類本草》1479種,收取金元明代諸家所載藥物39種,新增374種。《本草綱目》的貢獻不僅在于對藥物學的豐富記載,更在于其將醫藥學與文學、哲學、史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采礦學、化學等內容融會貫通,使其不僅包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還具備了很強的文學性、藝術性,是李時珍學術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李時珍醫藥文化第 2 頁的具體體現。李時珍醫藥文化第 2 頁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實踐探索 求真務實
《本草綱目》的編纂過程,是李時珍在長期實踐中,廣泛收集有關醫藥資料,經常遠涉深山田野,奔波于各地,觀察和采集藥物標本,對某些藥物親自栽培或親自口嘗身試,一一校對,詳細考證,補充前任的遺漏,糾正錯誤的記載。如李時珍親自嘗試花蕊石后,認為該藥味澀而酸,糾正了古書中花蕊石沒有氣味的錯誤記載。他還指出了水銀、雄黃等礦物不可濫用或久服,抨擊了其可使人成仙的謬傳。李時珍歷經30年,參考書籍八百余種,《本草綱目》中新增374有效藥物,其中包括十獲荃、淡竹葉等常用藥物,而且還包括了曼陀羅、番紅花、番木鰲、樟腦等來自國外的藥物種類,豐富了中藥藥物品種的內容。這些都是李時珍注重實踐、科學求實的成果,為中醫藥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