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民俗話養生第 2 頁
“賽巧”就是在月光下穿針,看誰穿得快。祖詠有《七夕》詩說:“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食巧果”就是吃祭祀牛郎織女后的小食品,有尋常的時鮮水果,也有用面粉專門制作的飛禽走獸之類的供品。
后來,乞巧活動的內容也有了變化,不斷注入乞聰明、乞富貴、乞婚姻美滿等新的意義。
婚姻是人類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從原始社會的多種婚姻形式到“一夫一妻制”的變化,反映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在我國古代,婚姻有三層含義:一指嫁娶的形式;二指夫妻間的關系;三指姻親關系。它原作“昏因”,源于我國古代婚禮在晚上進行的習俗,后從女而為“婚姻”,把音和義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結婚后男方被稱為“夫”,女方被稱為“婦”,夫婦、夫妻就是婚姻的基本產物。“夫”本是對男性的統稱,后來被作為特權賜予了“丈夫”;“婦”有卑下之意,《說文解字》中“婦,服也”的解釋說得清楚,后來它被強行加給了“妻子”。就文意理解,它一開始就“法定”了男女間“夫唱妻隨”的不平等關系。
我國自古崇尚婚姻穩定、夫妻白頭到老,古代婚俗中就包括有“結發”、“合髻”等形式,以致使“結發”成為“患難夫妻”的代稱。曹植的“與君初定情,結發恩義深”、杜甫的“結發為君妻,席不暖君床”、《孔雀東南飛》中的“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等詩句,都是對這種傳統關系的歌頌。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