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岐黃”的來歷
中醫“岐黃”的來歷
《醫源資料庫》記載: 岐黃 ,岐伯與黃帝的合稱。古代相傳有黃帝令岐伯研究醫藥而創立經方之說,《黃帝內經》中有不少內容是以黃帝問、岐伯答的體裁寫的,因而人們把岐黃作為祖國醫學的代名詞,岐黃也和杏林、懸壺一樣當作中醫的別稱在使用。岐黃之術即指中醫學術。
據說黃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黃帝常與岐伯討論醫學,并以問答形式寫成《黃帝內經》。其文簡而意博,其理深奧有趣,是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醫學文獻。后世因此稱中醫學為歧黃之術,岐黃也被視為醫家也祖。并由此引申而專指正統中醫、中醫學,更多的則是作為中醫、中醫學的代稱。同時.由“岐黃”組合的新詞,也各有自己相應的意義。如“岐黃之術”“岐黃之道”指中醫學術或醫術、中醫理論;“岐黃家”指中醫生、中醫學家;“岐黃書”指中醫書;“岐黃業”指中醫行業等等。有關岐伯與岐黃的研究發現,其中充滿了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由此說明中醫藥學與其母體文化的密切關系。相傳黃帝常與岐伯、雷公等臣子坐而論道,探討醫學問題,對疾病的病因、診斷以及治療等原理設問作答,予以闡明,其中的很多內容都記載于《黃帝內經》這部醫學著作中。后世出于對黃帝、岐伯的尊崇,遂將岐黃之術指代中醫醫術,并認為《黃帝內經》是中醫藥學理論的淵源、最權威的中醫經典著作。直至今天,凡從事中醫工作的仍是言必稱引《黃帝內經》之論。其實《黃帝內經》成書約在戰國時期,只是托名于黃帝、岐伯而已,它匯集了古代醫務人員和勞動人民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知識。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藥常識]中藥的給藥途徑有哪些? 10-08 [中藥常識]服中藥時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藥常識][圖文]正確熬制中藥注意事項 09-21 [中醫文化]趣談中藥里的“藥名戲” 09-16 [蒙古族]蒙古族醫藥的特色 09-15 [中藥常識]白芥子和黃芥子的鑒別 09-15 [中醫文化]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09-11 [中醫典故]古代搖虎撐的大夫 09-11 [傳承發展]第三屆全國民間中醫藥發展大會將… 09-10 [中藥常識]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 09-05